以人才为导向 以创新促发展
——访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刘宴兵
文/本刊记者
刘宴兵,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获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获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到加拿大和英国作访问学者,目前担任重庆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杂志专家理事、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中国云计算专委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邮电大学学科带头人。先后担任2012年国际会议IEEE ICNC-FSKD的大会主席和2013年国际会议IEEE WOCC执行主席以及2007年IEEE/NPC网络与并行计算国际会议分会主席,同时兼任核心期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主编、《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Physic A》、《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JCIT》等中英文期刊的审稿人。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管控、策略控制与优化、网络安全等。近5年来主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重点科研项目等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三等奖1项, 2010年获得“重庆市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2012年获得“重庆市青年科技奖”;
记者:重庆邮电大学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当前的情况。
刘宴兵: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6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近400人, 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大力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 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38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主要科技工作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普天、联想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工信部电信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四联、机电控股、重钢、力帆、富士康(重庆)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南岸区、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惠普、微软、IBM、思科、甲骨文、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IT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
记者:学校自创办以来,屡获殊荣。如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在您看来贵校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刘宴兵:重庆邮电大学站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切实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按照“强化基础、推进合作、重点突破、完善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力度、加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有力地支撑了高质量的的人才培养。
一是完善机制,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学校着眼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一方面,为加强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增强理论创新能力,设立了社会科学处;为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和工程研究院;为开拓国防军工科研领域,加强军工保密项目管理,设立了国防科研工作办公室,形成了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国防科研工作办公室、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等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科研管理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学校还从理顺政策体系、强化激励体制入手,结合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行绩效工资,在核定编制、设岗聘任、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环节中对科研任务提出明确的职责要求,并采取配套项目经费、设立专项基金、开展成果奖励等措施,切实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了全员重视科研、支持科研、关心科研的良好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学校按照“整体规划、科学论证、按需设置”的原则,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壁垒,按照学科分类组建科研平台,并分层分级进行建设。目前,已建成包括“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共31个。同时,学校还与思科、甲骨文、联想等国际IT龙头企业共建了绿色科技研发、数据库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等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韩国仁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共建了智能计算、空间信息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等前沿科技研发中心。
三是重点突破,形成科技创新优势。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围绕信息科技发展前沿,凝炼科研方向,打造特色亮点,实施重点突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强化“宽带通信网理论与技术”方向建设,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及其后继演进技术TD-LTE终端技术研发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整合“嵌入式软件与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向的科研资源,在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利用在“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技术”和“机电系统控制与嵌入式技术”等方向的优势,在工业以太网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相关设备关键技术研发水平紧跟国际前沿;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突出“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等优势方向,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与通信芯片设计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期,学校又主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确定将“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网融合”等交叉领域作为科研增长点,集中力量、加大力度、重点培育,力争尽快形成新的优势方向。
记者:我们知道贵校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作为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贵校在实际教学和培训中是如何去引导学生创新的?在办学模式上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又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刘宴兵:近年来,我校在党政领导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创新能力的增强。我们在创新的实践性、研究性,变革性,前瞻性等特征的研究中,深切感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创新实践来实现,创新精神的培育也需要通过创新实践来塑造,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以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为突破口,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和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促进教学科研互动,把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统一到创新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出成果;在创新活动中成长、成才、成功。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我校围绕“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这一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构建创新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即通过自主创新实践来带动创新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科研推动高质量的教学;
二是改革创新实践的模式和方法——即组织学生广泛直接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创新实践中锻炼提升能力;
三是健全创新实践的机制和保障——即激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创新实践,在创新活动中脱颖而出。
记者:人才培养必须以企业需求,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是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喊出的口号,然许多学校却并没有实质性实施内容。在您看来,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企业需要的?能否结合贵校的培养模式和我们具体讲解一下?
刘宴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质是以企业需求、市场为导向、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实施相关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重庆邮电大学通过多年探索、实践和总结,认为以下模式是比较适合企业需要的,具体讲解如下:
项目引领模式
——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项目为引导,鼓励学生及早进入科研团队,由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参与科研项目研发,由浅入深参与科研项目锻炼。
——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我们每年设立100个创新项目,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资助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
——组织“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实施“研究生自主创新培育项目”、“研究生学术交流与科技竞赛资助项目”等,我们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基础研究和有前景的应用研究项目。
课赛结合模式
我们将参与各类科技竞赛纳入相关课程的内容和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竞赛来强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学校与重庆市计算机学会合作,结合《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创设了“重庆市大学生数据库设计大赛”,采取课程设计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校与台湾盛群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结合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举办“盛群杯”单片机设计大赛,以“多专业合作、自主选题”为参赛原则,鼓励学生将单片机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现此竞赛已升格为重庆市大学生科技赛事之一。
——学校推广“课赛结合”经验,支持在课程中加入综合性设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因为与课程要求相结合,所以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今年,我们组织600多支队伍、近两千人次参加相关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仅参加全国数模竞赛重庆赛区的竞赛,我校就从几百支队伍中选拔了90余只队伍参赛,并有47支队伍获得重庆赛区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40%)。
——学校还积极承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三创大赛;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和参与思科中国研发有限公司的“思科杯”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电信的“天翼视讯”达人集结号活动等。包括由学生组织的、针对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联合的3G业务真实环境创意大赛等。
分段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重庆邮电大学科学论证工程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分段衔接培养模式,既打牢学科基础,又强化专业技能,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为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专业人才,我校开展“中加”合作项目,引入国外先进培养方案,采取“外语+专业”的“2+2”模式,前两年强化学生的外语基础,后两年转入各专业学习;
——为打牢工科学生的数理基础,我校开设了“数理基础+专业”的“2+2”模式,前两年强化数理基础学习,后两年转入各专业学习;
——为实现宽口径、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校主要学科专业均采取“大类培养”,即“1+3”分段模式,第一年按大类进行教学安排,第二年分专业组织教学。
——为了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重庆邮电大学与企业合作,本科阶段以“3+1”模式,如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实习实训1年;硕士阶段采用“1+1+1”和“双导师”模式,与企业和研究所联合培养,由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取得成效,我校已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成为重庆首批入选高校。
嵌入培养模式
主动适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急需的新形势,学校发挥信息科学技术的特色优势,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嵌入信息技术模块,创新“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
——如在生物信息专业培养中,我校将生物学、生物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以生物生理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和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生物与电子信息技术两栖复合应用能力。
——又如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我校紧密围绕信息网络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设置网络监管和网络知识产权专业方向,形成鲜明的信息法学特色,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网络侦查与取证、网络知识产权鉴定与管理的应用能力。建成电子数据取证与保全实验室和数字模拟法庭,我校研发的“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系统”受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记者:一直以来,人才问题都深深的困扰着中国软件和信息产业,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数十万计的求职者无处栖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上述现象愈发突出,从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要求,在您看来高校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更好的发展?对于软件人才培养你有怎样的建议?
刘宴兵:造成这种现象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中存在学校与社会衔接不够,教学和科研互动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以及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等。解决这些想象,我们与国外高校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这些严峻的挑战和要求,主要要立足解决人才培养脱节问题,努力打破大一统的人才培养体制,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弊端,突破现有教学管理模式的局限,既让学生有选择性的个性发展,又系统地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机会让老师和学生直接深入相关企业参与创新实践。当然相关软件与信息产业的企业也不能充当只提人才需求的傍观者,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包括教材知识更新、实验设备开发和指导学生实践等。
对于软件人才培养,一是在培养目标方面应该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应该将系统分析、设计、编程及测试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同时体现工程化、实践化和开放化的特点。二是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软件工程和传统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重大区别就是它极强的实践性,每门骨干专业课都有课程设计环节,并严格要求。通过项目实践强化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三是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与软件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联合办学,建立稳定的软件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四是要强化软件人才相关人文素养教育,软件开发需要工程化的团队合作。没有团队合作,就不可能开发出大规模的软件。我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团队精神很差,其原因极为复杂,其中,部分与学校教育的机制有关,所以,需要对教学的某些环节进行改革。在国外软件人才以敬业、诚实守信精神赢得社会地位和晋升机会,一个人如果发生一次欺诈或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今后就难有立足之地,甚至一生都毁于一旦。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学生的软件从业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