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卓越品质助企业腾飞发展
——访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坤宇
文/本刊记者
记者:张总您好,很荣幸有机会能采访到像您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85后。先和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您自己以及卓朗科技的一些情况?当初是初于哪些考虑进入这个行业并成立这家公司的?
张坤宇:您过奖了,有为谈不上,我只是运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尽一点微薄之力而已。
2009年毕业后,我本想去国外继续上学,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当年未能顺利出国,学习固然重要,但时间更加宝贵。当时,正值国家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于是就有了与其这样傻等,还不如自己先干点什么的创业想法。
在大二时,我就接触过国际尖端的计算材料学,也就是现在我们谈的各类仿真模拟软件,这在当时国内尚属未充分竞争的领域,模拟软件可以把企业想做的产品,在电脑里面模拟出来,并可以反复修改,省去开模具的昂贵成本,研发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可以让大型机床铸件企业省下数以亿计的钱,创业点子由此而生!
当时,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天津不仅有400多家中小型冶金铸造企业,也有像天津钢铁集团这样的特大国企,对于我们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这个‘市场蛋糕’难得一遇。通过到大大小小20多家铸造企业走访交流,我们发现企业急需的和我们所学的专业技术非常吻合。于是,就拉着几个同学成立了卓朗公司,在6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搞起了研发。
把技术转化成产品,再由产品形成商品,当商品的核心价值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时,开拓市场和销售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过4个月的研发,产品打包成型,同时也签下了卓朗的第一个客户,为卓朗的起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卓朗现有员工286人,销售突破3.5亿,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104项。
记者:在现代信息社会并不缺乏像卓朗科技这样专于制造业信息技术开发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的公司,从公司09年成立至今,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是否遇到过瓶颈期?有哪些应对措施?公司又是以哪些优势涉足于城市数字化、冶金能源管理、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
张坤宇: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有各自的瓶颈期。
比如在2009年企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资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因为企业刚刚起步,在办公地点,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上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开始筹集启动资金很快就用完了。那时公司名气小,更谈不上品牌,多数企业不愿意接受小公司设计的产品,在最难的时候,我想起了在大学期间认识的一家河北铸造企业的老板,通过多次沟通和技术讲解,企业表示愿意给我们一次机会,试用一下我们的产品。最后产品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也慢慢打开了市场,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瓶颈。
2010年,在我们的产品逐渐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企业需要吸纳高端的技术人才,但我们研发的领域专业性较强,人才招聘并不容易,加之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知名度低,有经验的技术人才不愿意加入。那时候,我们也想出了很多办法,找猎头、出高薪,但是效果不佳。这时候,我想到了回学校求助我的老师,因为学校有这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较强的研发能力。经过和学校多次沟通,双方决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大学生培训基地,企业即可以自己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又可以依托学校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学校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也能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和几所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卓朗专注于政府信息化、行业智能监控与安全管理业务、行业解决方案以及各企事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系统集成业务,是国内技术领先的系统集成业务提供商。在行业解决方案领域,依托公司云计算数据中心强大的运算与存储能力,致力于在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商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电力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与用户早期平台或前端的互联互通,为客户构建可靠、可扩展、可运营的交互式视音频流媒体平台;在企事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提供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等多领域服务。卓朗科技结合在智能化IP网络、统一通信、超高清IP视频、空间IP音频、交互式协同组件、数字电影、灯光环境、人体工程等领域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及集成技术,成功进行了系统性创新,实现跨越空间和技术障碍的真实体验,推出的“网真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功打入市场,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记者:作为一名只有27岁的年轻的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您所倡导的是哪种企业文化和公司管理模式?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两化融合、智慧城市等建设重点后,您又是如何抓住这里面衍生的机会和与之面临的挑战的?
张坤宇:卓朗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可以说大家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充满理想、积极、乐观。我们所处的行业特性,也决定了多数岗位以技术研发为主,都说搞技术的人比较沉闷,我却不这么看,因为多数搞技术研发的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始终秉持开放式的企业文化,重在沟通,交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潜能。
2012年,卓朗公司员工达到300人左右,我们设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用人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我们在新厦的建筑布局中就可以看出,我们专门为员工建立了休息区,餐饮区,吸烟区和娱乐区,充分考虑员工们的需求,让员工在公司里能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机会能否把握,关键在于你准备充分与否。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很好的承载“两化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从公司成立开始,我们一直有投入用于云计算技术的研发,至今已经小有成绩。正是由于前期的投入与准备,成为了我们现在的优势。
从以前的数字城市提升为智慧城市,单纯的数字是固化的,通过数字转化为口令,就会赋予这些数字以生命,可以说数字产业到智慧产业的变革,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超于对手的机会,如何超越对手,就要看各自的产业布局。
2012年,我们先后和德州市政府、黑龙江黑河市政府签订数据中心建设框架协议,配以我们已经建成的天津卓朗云计算数据中心,完成第一阶段战略布局。 我们相信,好的结局来自于好的格局,好的格局必然来自于它的布局。
记者:据了解,公司成立了一个大型的卓朗云计算中心,能和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中心的一些情况吗?在企业稳步发展其他业务时您又是如何发现云计算这样一个商机?这将会为公司带来哪些跨越式的大发展?
张坤宇:公司从2010年开始就在筹划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数据中心已经为50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服务,辐射范围包括京津两地、河北及环渤海区域。目前,在建设的数据中心还有山东德州数据中心和黑河数据中心,最终实现两地三中心的战略部署,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最初公司致力于云计算技术的研发是为了解决工程模拟仿真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计算问题。现在云计算技术又成为了我们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
云计算将改变我们未来的生产管理的方式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以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来说,云计算技术让人们更多的体会到智慧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我们为商贸区建设的系统可以使商贸区实现更“智慧”的管理方式,比如根据客流高峰低谷的变化安排管理人员的数量,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及时响应,每月我们还会基于大量的数据给商贸区的管理部门提供完整的报告,更客观的反应商贸区的情况。这些都基于云计算对于实时信号的处理和大数据的存储分析能力。
街道和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单元,街道也是和百姓生活连接最为密切的。我们给很多街道建设“智慧街区”,提高了街道管理水平,使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便利。例如政府有一些惠民政策,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就导致了政府有投入,可是百姓没有享受。智慧街区通过街区官网的形式可以使政府的公共资源和百姓生活实现对接,大家可以及时了解政府惠民政策、办事手续、各种公共资源等。同时为了适应有些街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特点,有些街区我们还推出了多语言版本的服务。
除了纵向的“城市-区县-街道”的体系,横向上我们从各领域进行“智慧”建设,例如教育、医疗、交通、政府办公等。而这些都依靠于后端的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云计算技术可以说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记者:在这里不得不对张总的决策感到吃惊。从第一次创业到目前公司的发展来看,卓朗是一家年轻但不缺乏成功经验的公司。我们也想请张总说一下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科技成果专利这方面的情况?另外,您拥有怎样的一批员工使公司有了如此快速的发展。
张坤宇:三年来卓朗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超过100项,企业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其核心就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代表着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还有助于企业品牌的提升,增强企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知识产权成果的获得得益于公司内部优秀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这些成果大多数都是由10人以内的小团队完成。通过我们的专利墙就能够看到,每个专利的前面都会贴上小团队的照片,由于我们展示空间有限,不能够全部展出,但是,这不能阻碍大家的开发热情,公司能够高速度的发展也是得益于这份热情。
以文化为源动力,推动公司发展,用正确价值观去引导员工,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卓朗员工以“知荣辱,同前进,勤创新,求发展”为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诚信为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卓朗精神!
记者:今后卓朗将会走出怎样的一条路,未来您将带领公司实现怎样的增长?
张坤宇:卓朗会坚守创新发展的道路,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创新,还包括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云计算技术开发为核心,整合产业上下游优秀资源,继续夯实产品开发,逐步拓宽业务领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我希望我们能够给大家带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