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办学模式 铸服务外包人才摇篮
——访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詹国华
文/本刊记者
记者: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于2008年成立,系全国首家服务外包本科学院,贵院当初成立是基于怎样的背景或考虑?目前学院的发展情况如何?
詹国华:学院的成立与发展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产业气候、国家需求和城市土壤。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电脑+人脑”的绿色产业,是近年来全球聚焦的朝阳行业,在当今世界规模来讲则已超6000亿美元。这个新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服务外包产业被国家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我国优化外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自2006年,商务部提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千百十工程”以来,国务院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出台大力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文件,各部委办也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21个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的杭州,这几年的服务外包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杭州“十二五”规划指出,力争在到2015年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和“国内领先的软件外包开发中心”。但人才的问题始终制约着服务外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杭州努力求解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之困,2008年12月,国内首家服务外包本科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应运而生。
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坚持走国际化、应用型、个性化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之路,先后与美国IBM、微软、思科,日本瑞萨、日立,印度Infosys,上海晟欧、浙大网新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内联外聘,启动了四轮教师全球招聘,并与具有20年办学历史、教学科研特色鲜明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一支由国际教育背景(或外籍)教师、企业工程型教师和本土高学历高水品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2011年,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四个专业全部进入教育部、商务部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学院正坚持以国际化、校企深度合作为办学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中高级服务工程人才,力争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贵院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更是独具特色,能否和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詹国华:这种模式是指政府、企业、学校、培训机构“四位一体”办学,它有着一个“1+3”的组织结构。“1”,指学院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简称校指委),“3”便是学校、知名企业和杭州杭师大国际服务外包教育有限公司。
校指委是“智库”。杭州市政府是学院“第一导师和蓝图规划师”,但政府不可能精细化地对学院发展进行垂直指导,于是校指委应运而生。校指委由来自国家和地方的9名政府官员、来自全球的16名企业家和9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占比最多的是企业家(主要由外企高管和重量级浙商组成),这充分显示了学院对于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倾向。
企业是“策群”。把企业引入教学体系,是缩短大学教育和企业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途径。学院成立之初即与IBM、瑞萨科技、上海晟欧软件、信雅达、大连东软、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东忠科技等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其后又有微软、思科、凯捷、日立、Infosys等跨国企业陆续加盟。对学院而言,企业是影响学院教育方向的策略群,为学院制定办学思路和教学方针提供了来自市场的参照;对学子而言,他们的老师不再只是大学老师,更有企业高管和行业精英,这不但提升了他们国际化视野和职业化技能,许多企业也成为了他们毕业后的归属地。
培训机构是“内援”。2009年,杭州师范大学成立了杭州杭师大国际服务外包教育有限公司,由我院进行日常工作管理。该机构成为培养和引进实训师资的主阵地,为学院培养中高端服务外包人才输送了大量有丰富企业工程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教育公司还致力于杭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采用最新的技术和项目向在杭高校学员提供实训服务,与东软、思科、日立、瑞萨、网新等企业合作开展定向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迄今,已为杭州输送了4000多名优秀的服务外包人才。
记者:请介绍一下贵院的师资组成和专业设置方面的情况。就业率是真实反映学院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凭证,目前学生的就业状况如何?
詹国华:学院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担任院长。现有教师150余人,其中教授二十余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专任教师中约80%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约三分之一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其中有约40名企业高管、项目主管等组成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教师,同时还有外籍教师10余名。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IT服务工程、国际金融信息服务方向、师范)、软件工程(国际软件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软件服务工程、物联网工程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金融服务方向)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教育方向)两个硕士点、还参与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智能健康管理方向)博士项目点。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优势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软件服务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杭州市重点学科。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走俏。在就业过程中我院的毕业生呈现“高就业、高起薪、高匹配”的特点。2009年起,学院每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很多毕业生被IBM、美国道富、日立、Infosys、西门子、诺基亚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浙大网新、同花顺等国内知名IT企业录用。很多知名服务外包企业纷纷提前预定学生,毕业生供不应求,还实现了高薪就业。
记者:在您看来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院和企业之间如何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
詹国华:人才培养模式适不适合企业用人之需得企业说了算,我觉得要做到无缝对接很难,但可以有效缩小差距。我们在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建院以来,人才培养模式中与企业是以“全程参与、分段介入、课程嵌入”等形式开展。一是企业全程参与。以IBM公司合作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招生咨询与宣传,新生始业教育,到日常课程实施中组织、管理、指导、教学质量监控等相关事项,全过程参与。二是分段介入。以思科公司合作为例,在大一、大二学院重点完成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企业从大三开始介入各个教学环节,在学生的专业课程、见习阶段、实训阶段开展专门学习与指导。三是嵌入特色课程。以瑞萨公司合作为例,在四年教学过程中,分别嵌入了专业外语、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实践、实时操作系统、综合开发实践、嵌入式软件测试等特色课程。发展到现在,我们按照“应用型、国际化、个性化”定位,与企业开展六方面深度合作,包括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建设教学队伍、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参与学生管理。通过校企合作,通过这“六个共同”,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用人的需求直接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之中。经过这样培养出来学生,毕业后自然得到企业的青睐。
记者:学院在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詹国华:学院拟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专业建设方面,将在现有的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商务部两部试点专业的基础上,朝着建成“一流的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目标不断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将在现有的博士项目点、浙江省重点学科、杭州市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信息学科“省内一流、部分学科方向国内一流”的目标。
为实现这两大建设目标,学院将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继续坚定地走校企合作创新办学之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八个方面深化改革、落实举措。重点包括:努力建设服务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安全等新兴学科,抢占学科制高点,使其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通过培养、引进、合作,建设一支国际化、双师型的高学历、高水平师资队伍;组建大科研团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争取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使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领域领先水平;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中高端信息科学与服务工程专门人才;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商务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教育部服务外包工程实训中心项目,做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地方社会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