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人工智能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详细内容

《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发布

日前,我国第一本面向中学生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即将进入高中课堂。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融合应用不断涌现,诸多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才“缺口”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障碍,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着知识储备不足、体系不完整、师资力量有限等问题。在科技日报社、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创新中国·未来AI科技领袖峰会上,与会专家就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

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的支撑,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前提条件。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郑志明认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工智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数学就是交叉领域最基础的‘平台’,如果不懂数学,人工智能就很难与其他学科‘交叉’起来,自然也就很难做好。”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发总监邹欣表示,青少年学习人工智能,培养计算思维是关键。处理人工智能领域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问题,重要的是观察并找到“无变化的模式”,将其转化成基础性的问题。“基础数学、基础编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教育离不开完备的体系。“如果建立人工智能学科,就需要有一套培养计划,而不是把原来的教材改些内容就完成了。”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说,人工智能需要体系化的培养模式,而不是填空式的教育,这样才能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创造教育分会秘书长沈俊认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科技界、教育界、产业界的充分融合,把技术产业的应用和经验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人工智能教育不应忽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地平线公司副总裁贾志鹏认为,人工智能相对于互联网来说,其实也是共性技术,需要与各个行业叠加。“举例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出行的功能并没有变,要把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系统嵌入汽车当中,就需要对传统汽车的架构、运行的机制有深入了解。”

“人工智能的涵盖面很广,要特别重视特色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西普教育副总裁赵戈洋表示,人工智能自身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系统,因此相关教育也要“软硬结合”,在若干方向上培养出既懂算法、又懂硬件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的壮大,需要雄厚的人才基础。专家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既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因此做好人工智能的科普工作,让更多青少年认识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