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金融远不止银行不再排队 产城融合后将释放无限活力
在人工智能愈发成熟之际,落地场景不断扩展,最先落地的场景花落谁家也是众说纷纭,不过,从数据积累和用户规模来看,金融领域不得不说是“种子选手”。传统金融服务转变“智能”后,不再仅是把线下业务放到线上,而是利用线下行为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然后为金融业务提高效率和精准度,连通金融和相关行业的数据通路。
智慧金融不仅是服务产业变革,而且还能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增长新动力,用金融的高效和智能造福社会民生。这一点在雄安的智慧金融建设中尤为明显,日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纷纷公布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和民生建设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智慧金融的变革,大致分为两个思路,一方面是从服务便捷度和效率提升线下服务能力,从而积累更广泛的用户数据,以便后期深度挖掘;另一方面是从城市产业入手,利用技术拓展线上服务场景和行业应用数量,最终造福城市发展。
线下服务能力的提升,首要是对民众接触最多的银行进行优化,传统印象中无休止的等待和排队现象需下苦工破除,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前提下减少用户操作负担和复杂程度,同时全流程记录用户数据、后期持续跟踪用户需求。
比如,中国建设银行日前就在上海设立首家“无人银行”,通过机器人引导、智能机运营,一键轻松办业务,不过,此次无人银行仍有工作人员值守。
该“智能化”网点运用了生物识别、语音识别等最新金融智能科技成果。除了AR、VR等互动体验区外,智慧柜员机、VTM机、外汇兑换机等大量智能化自助终端将银行各环节的智能服务串联起来。
用户需要刷身份证或者建行芯片卡方可进入闸机,目前该银行只能进行百元大钞的存取,小票面或者大额现金存取仍需前往人工柜台办理。
完全“无人”实现还需时日,但部分常规业务已可以在智能终端上便捷完成,而且还可完整记录操作过程,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对于青年群体确实方便,可老年人群体仍需工作人员帮助,这一点也表明“智能”水平仍需提升,交互性需更加人性化。
银行的改变可谓是传统产业拥抱数字化、开启新模式的缩影,也反映出不同城市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深度。所以,未来智慧金融的更大用武之地是横向拓宽场景覆盖能力和行业服务能力,连通多个相关行业。
根据腾讯日前发布的《智慧金融白皮书》显示,2017年省级智慧金融指数排名中,广东高居榜首,领先于其他省份,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分列2-5位。四个一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为20.20%;成都、东莞等16市构成智慧金融二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23.37%。
可以看出,多地十分重视金融数字化变革,特别是主攻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地区更为重视金融“数字化”后释放的动能和潜力。所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发展较快,环境更为优化。
正如之前智慧金融的本质说的那样:不再是简单把业务搬到线上,而是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分析数据背后的用户行为和潜在需求。在分析用户需求后不再是简单的智能推送,而是迎合年轻群体对便捷操作、合理推送的需求,在智能投顾、智慧保险、风险评估领域内纷纷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区块链,精准匹配产品和用户需求,对用户等级和风险承担力全面评估,建立每个用户的征信档案、交易档案等,让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互相“补强”。另外,还会有更多行业直接受到在线支付等智慧金融业务的驱动,比如没有线上支付的引入,就不会有单车和共享出行市场的火热。
以日前最为火热的区块链与金融的结合为例来看,区块链可以企业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债权凭证的流转,又可以保证相关信息不可篡改、不可重复融资,可被追溯。在保险业、供应链、信贷审核等方面都可保证信息完整、不被篡改和窃取,但这一特性也造成了一旦记录时发生错误或数据有误就会无法挽回,也对操作过程造成不便。
从此次白皮书中也可以看出,三四线城市虽然目前还在追赶,但大有赶超势头,比如银川、安徽等推出的互联网医院就是典型代表:刷脸挂号、指纹认证支付可大幅提高医院效率,智能引导机器人可利用实时数据分流患者和找到匹配医生,同时医院、医生、患者三方数据共享在云端,管理者和患者可以分级查看,建立健康大数据库。
独立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平台还可让公共支出和预算透明、公开,线上公开、接受民众监督,打造公开透明地服务型政府,保障多方合法利益。
正如白皮书对智慧金融蓝图展望的那样,智慧金融指数每增长一点,GDP大致增加2014.3亿元。未来的智慧城市的长远发展势必离不开“金融+生态”的融合,为决策提供综合性、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来源:赛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