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让办事更舒心
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智能“秒批”,跨省开办或注销企业全流程上“云端”,新生儿出生落户、办社保“一件事”办结……如今,越来越多“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倍感便利与暖心。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大步发展,不断取得丰硕成果。《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近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排名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从2012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43位,成为全球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
“最大的变化就是便捷”
到了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时候,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百得利实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池瑞舟熟练地登录福建省电子税务局网站,进入企业所得税申报页面。“这些年办税过程中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就是便捷。比起以往要录入各种数据并核对,现在足不出户,税费申报或退税办理等涉税事项基本都可以在线轻松完成。”池瑞舟说。
多地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来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和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仅是城市,广大乡村日益感受到“数字”的妙处。在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村民们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一体机上就能办理包括社保、民政和养老多个领域事项;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孙家村的村民打开手机,就可以通过“数字临洮”线上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购买所需农资。
《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持续向好。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屡创新高。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认为,10年来,中国电子政务排名持续提升,达到全球领先发展水平,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从“追赶者”开始进入“领跑者”行列。
在线服务水平领先
《2022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显示,在作为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在线服务”一项中,中国的“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居全球领先水平。
中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撑作用,形成了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更大范围的“一网办”“跨省办”“异地办”。
打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各地各部门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探索的成果一目了然。电子社保卡、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一系列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
同时,“随申办”“浙里办”“粤省事”“渝快办”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不断创新,进一步优化办事体验。
王钦敏认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进入一体化服务、业务流程优化的新阶段。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发挥作用,有力推动了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方便群众和企业异地办事、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共享优化服务
推进“一网通办”的关键在于数据共享。各地各部门在政务数据共享和平台建设方面进行诸多探索和创新:上海建立了综合数据库,安徽的政务服务大厅上线了数据“核验助手”,广东省正在实现数据目录一体化……这些举措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有助于企业群众在线办事“少填少报”等。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简称《建设指南》),从国家层面对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做出总体部署,提出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充分释放政务数据资源价值。
专家认为,《建设指南》绘制了中国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工程图纸”和“任务清单”,将进一步完善政务大数据管理体系,加强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推进政务数据有效利用,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健全政务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和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认为,政务大数据的汇聚融合、共享利用是目前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任务。《建设指南》的印发,为进一步构建完善高质量的政务大数据体系提供了方向路线,为破解长期制约数字政府建设的共享难、协同难等问题提供了行动遵循,有利于推进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