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创新如何强弱项补短板 ——访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提炼总结为我们党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下一步该如何发力?经济日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记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中国经济数据亮点很多。您认为从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看,中国科技领域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薛澜:我想科技领域最大的亮点是,在今天的中国,创新驱动发展已经形成全社会势不可挡的洪流。从这一点看,今天我们真正迎来了推动创新发展的最好局面。
这种局面有很多具体体现。我国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研发投入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科技论文产出国,最大的专利申请国;科技创新应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无论是科技创新能力还是创新速度,我们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科技领域面临的主要短板是什么?应当如何加以解决?
薛澜:首先是我们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受制于人。中国创新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得益于比较和平、开放的国际环境。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一些国家对我们发起了技术制裁。在此形势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十分突出。
另外,基础研究薄弱仍是科技创新领域的一块短板。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已接近世界第一方阵,但和美国相比实际还是有着相当的差距,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原创性基础研究。以论文为例,几年前我们做过一个分析,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论文数量却只有美国的1/3。
记者:在您看来,激发基础研究动力,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我们还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做出哪些突破?
薛澜: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需要国家持续稳定的投入。我国基础研究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重2019年首次突破6%,但跟一些国家百分之十几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首先必须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稳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部研究经费的比重。
其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现在我们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很多,但学术氛围还比较浮躁,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讲要鼓励竞争。这样一来,一方面确实会充分调动大家发表论文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短平快”的研究风气。因为基础研究有其自身规律,受论文考核等种种因素影响,一些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便不敢去“碰”那些虽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但周期长的研究问题。如何改变这种风气和环境是我们要去努力的。
再次,要努力创造潜心研究的基本条件。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是按照事业单位模式管理,其工资长期以来处于较低的水平。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很多年轻人缺少稳定、体面的收入,也就很难安心从事基础研究。如何让我们的基础研究工作者能够心无旁骛地“板凳甘坐十年冷”,这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记者:我国建设创新强国,以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薛澜:首先,要进一步推进有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现代院所管理制度。
其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营造更完善的市场环境。创新说到底是把知识变成价值,而“变成价值”的场域是市场。我们之前跟随中国科协到地方调研曾发现,很多地方的创新环境、创新生态还不尽理想,不利于企业积极主动去创新。
未来,如何在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出一条新路,让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全社会转移扩散,相关机制仍有待完善。如何让不同的研究机构、企业间知识、人才、资本的流动变得更加顺畅,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