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着陆。8天后的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探月工程“五战五捷”。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进步,更是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成果之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把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这已不是他第一次给予创新如此之高的评价。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就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中共带领人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探索出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科技创新?从历史经验来看,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从现实要求来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发达国家是规则的制定者,后发国家缺少足够主动权。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发展中国家极有可能在新的赛场中上演“逆袭”好戏。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对于中国来说,重视科技创新有着简单而清晰的逻辑链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正是凭借着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不仅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也捷报频传。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仍有软肋。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于中国来说,激发创新活力,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更强劲的创新动能必将喷涌而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就一定要全面创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定信念、把握大势、迎难而上,让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更强大动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