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诚信建设亮出四大“法宝”
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办网、用网提供基本依据;开展“净网”“剑网”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网络侵权、谣言暴力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实名注册提上相关法案,电商平台诚信试点,征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持续发力,为网络诚信建设构筑新防线……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已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迫切课题和重要内容。遏制网络乱象,树立网络诚信,还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解决突出问题、形成长效机制,打出网络诚信建设“组合拳”——推进网络空间法制化,推动网络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实名监督进程,强化前沿技术保障,等等。
网络诚信建设离不开信用主体共同参与,只有有效联动、群策群力,才能切实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期待人人参与、多元共治,携手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公平公正的网络生态。
——编 者
法治规范
立法执法发力 网上精准治乱
2018年1月,黑龙江牡丹江市某地发生火灾,火情很快得到控制且无人员伤亡。然而,某网络视频平台用户傅某某为博关注,在视频中谎称“发生爆炸”。仅仅3小时后,傅某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2018年4月,郑州市公安局调查发现,河南某公司在开发、运维社保信息系统时,未经用户同意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对该公司罚款5万元,对直接责任人董某罚款1万元。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作为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问题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第六条对网络诚信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在第七十一条提出要求:“有本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
制度网越织越密,防火墙越筑越牢。近年来,互联网治理新规密集发布,网络诚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对网络新闻的采编、发布、转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首次明确网络社交平台群组中群主责任;《电子商务法》从立法高度对电子商务领域的诚信建设作出规范……
在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同时,各项执法行动也初现成效。
为更加精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国家版权局等单位连续开展“剑网行动”,仅“剑网2017”就关闭侵权盗版网站2554个,删除侵权盗版链接71万条。工信部积极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截至今年8月,累计处置诈骗电话3.39亿次,及时劝阻受害用户36.9万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11.2亿余元。“净网”“秋风”“护苗”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使危害网络诚信的多种违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梅指出,未来,网络诚信建设在立法和执法方面有待进一步强化。需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各行业各部门联动;构建信用奖惩机制,克服信息互通障碍;完善监督体系,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建立起诚实守信的网络生活方式。
信用支撑
共享信用信息 共治失信顽症
截至2018年6月底,“信用中国”网站已累计归集各地区各部门可向社会公开的信用信息1.8亿余条、“红黑名单”信息1559万条。其中,电商诚信问题成为信用体系建设关注的一个新焦点。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虚假广告、恶意刷单等电商失信现象频发,一些地方和部门纷纷开出失信电商“黑名单”: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第四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黑名单,涉及企业共100家;11月1日起,宁夏则将把不执行快件收寄验视、安检、实名登记,出售、泄露或非法提供用户信息的电商、快递和物流企业纳入黑名单。
“虚假广告、网络电信诈骗等乱象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失信成本低于失信收益,完善信用体系的意义正是在于提高失信成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归集和共享信用信息是夯实网络信用体系的基石。“在此基础上,还应挖掘信用信息这一数据富矿的作用,重点在电子商务等领域完善网络信用体系,令失信违约者处处受限,构建公平公正的网络生态。”
以电商领域为例,为有效整治虚假广告宣传、商家以次充好、恶意刷单刷评等失信乱象,一些部门和平台已有所行动:5月,浙江杭州发布《杭州市电子商务平台诚信试点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提出建立电商信用信息部门共享机制、产品信息溯源制度等;7月,商务部印发《2018年商务信用建设工作要点》将电子商务列入信用工作重点领域,要求制定电子商务诚信企业评价办法等;8月,《淘宝网“淘信用”与经营保障服务规范》上线征求意见,提出将基于平台商家经营历史、身份资质等维度评估其合规经营意愿与能力,并根据不同分值提供经营保障服务。
“完善网络信用体系,需要有关部门和平台之间协作共治。”刘俊海认为,平台作为网络业务的运营者,有责任对相关商家或项目的资质进行辨别和筛选。“相关监管部门不仅要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还应继续打通信息孤岛、共享信用信息,让信用体系感知及时、威慑有力。”
实名助力
实名注册提速 失信有迹可查
10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修订后的《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要求注册域名应向服务商提供域名持有者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信息。
8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会同其他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应按照要求落实用户实名制度。而同一时间正式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也首次将网游玩家实名注册提上相关法案。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规定越来越细、覆盖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严,有关部门不断将网络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各大互联网平台也加快推进网络实名制建设,推动清朗网络空间进一步形成,让造谣、水军、网络暴力等乱象有迹可查、有踪可循。
2018年9月,腾讯旗下手游王者荣耀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启动最严格的实名策略;去年6月,百度发布公告,宣布全面实行实名制;新浪微博也在去年完善机制,要求所有新老用户均完成实名验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网络实名制是互联网法制的一个基础,对网络诚信建设、未成年人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网络推行白名单、黑名单机制有积极意义。
在通过实名制维护网络秩序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周密的个人信息保护条款,最大限度保护网民个人隐私。《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而《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侵权责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规定,也反复强调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朱巍建议,实名制还需向深层推进,有关部门应当保持立法强度、加强执法力度,互联网平台也要积极参与、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技术推动
织密“智能防线” 创新安全服务
收到诈骗短信,有手机安全软件帮助“一键拦截”;读到谣言文章,有权威账号精准推送辟谣消息;办理金融业务,有人脸识别远程认证保障资金安全……诚信健康的网络环境背后,离不开互联网技术支持。
7月5日,中央网信办举行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主题论坛,多家企业分享了诚信制度建设、治理网络失信行为的成功经验。比如,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协助警方破获了首例利用微信木马“绑架”手机为公众号“刷量”的案件;今日头条建立标题党模型,通过技术手段识别“标题党”,目前准确率已有85%—90%。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网络诚信建设构筑新防线。百度通过智能建模,主动拦截包含虚假购物、仿冒银行、木马病毒等内容的恶意网址,2017年共拦截202.9亿个。蚂蚁金服利用支付、消费等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判断个人身份真伪和信用水平。
各地政府还尝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诚信体系建设中,让诚信建设变得更加智能、更有实效。2017年7月,贵阳市发布《深化改革运用大数据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以大数据、区块链为支撑技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互联网应用服务为重点推进领域之一。
“互联网发展让诚信建设变得更复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最新技术手段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要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网络诚信建设,核心在于数据,重点是要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多元关联。”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说。
在利用新技术筑牢网络诚信新防线的同时,如何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如何确保信用数据真实不被篡改?如何合理规范使用网络诚信评估结果?这些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数据产权的价值会越来越大,政府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隐私。应鼓励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支持相关技术和企业发展壮大,让良币驱逐劣币。”郭全中认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热门文章
- CVIC SE Enters the Jamaican Expressway Market with the Strat
- Huawei and Haier Sig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 Sunyard and Chouzhou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the Internet Fi
- To Build the Cloud Ecology, Taiji and Huawei Sign a Strategi
-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为健康中国战略献智出力
- 挽狂澜、精技术、升业绩——访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长仓浩士
- 湖光山色秀西楚风韵 一体两翼创国家基地
- 让世界更卓越运转 ———访SAP中国区总裁萧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