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实现集群化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将理念和口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化为不断增长的生产力?
全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动员大会要求,集中力量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不断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真正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路径已明确,关键在落实。动员大会之后,各区市、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定计划、挖潜力、搭平台、抓落实,聚焦突破科技和人才短板,努力在发展动力上来个大转换。
对标学习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看齐意识,深入学习领会,吃透精神实质,强化舆论宣传引导……”8月1日上午,在荣成市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江山对威海市外出考察学习和全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动员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江山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看了嘉兴、常州、珠海、厦门等城市的发展态势后,的确认识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产生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江山表示。
对于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实现发展动力的大转换,江山有着这样的思考,提出坚持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南方考察期间,嘉兴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用科技合作聚集人才的模式给江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一步,荣成市也将与清华大学合作,加快建设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基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专家来荣成开展科研培训和产业对接;与歌尔集团合作,加快推进MEMS传感器、半导体封装和VR/AR创客学院项目;与康得集团合作,加快打造碳纤维生产和研发基地。
打造专业园区,实现项目聚集,是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的成功经验。目前,荣成市已经拥有了海洋高新园、开发区科创园、服务贸易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明确园区定位,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实现集群化、特色化发展。
资本是转型的导向。荣成市将设立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分别对重大产业项目、初创期科技项目、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新开发园区等采取相应模式的资金扶持。
利用产业平台延伸链条,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手段。荣成市将支持海商中心探索订货权排期交易试点,同时结合做优皇朝马汉、“三同”平台,扩大线上线下、内贸外贸规模;支持房车零部件平台拓展海外市场份额,加紧推进澳大利亚和韩国海外仓建设;支持远洋渔业基地发展,打造走出去竞争国际资源、运回来加工增值、再出口全球的产业格局。
江山认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政策吸引、项目招引外,关键还在于城市大环境的优化和公共服务的提升。8月1日,他来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调研“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工作,提出坚持把改革作为突破式发展的“关键一招”,主动对照新发展形势要求,对标南方先进地区,对准企业和群众痛点,以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为起点和标杆,用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担当,用集成改革、创新突破的措施,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重新架构适应领先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正视差距
甩开包袱谋创新
“创新首先要解开思想上的包袱,掌握运用好的办法,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解决突出问题,只要爬过了坡、迈过了坎,新经验、新做法也就出来了,创新就会出成效。”7月31日下午,在市科技局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上,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厚全对于创新作出了如此论述。
当天的会议上,除了对全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动员大会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全面部署落实外。参会人员还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孵化器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提升、中韩中日科技创新交流、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区域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存在的思路限制、机制制约、发展短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如何抓好贯彻落实进行了交流。
“思想受到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南方科技创新工作的突破发展来源于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探索更大的包容性。对标南方,要结合威海实际,放开手脚将南方经验拿过来、用起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将项目评审、验收等事项委托下放,更多地抓好政策规划研究制定。要学习南方创新平台运行机制灵活多样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我市创新平台整体布局,克服体制建立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静率先发言。
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夏国强坦言:“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虽然发展早,但是目前在规模、人才结构、服务能力上离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还有不小差距。”他表示,下一步要精准对标,在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科技创新券、科技政务数据整合共享、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深化科技云平台研究和建设,充分利用好全国生产力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
市科技局副调研员姜新则在招才引智上阐明了自己的想法:要改善提升全市招才引智生态环境,如建设优化人才公寓及生活、娱乐、交流平台,进一步降低企业招引成本;要加强高端平台建设,围绕重点创新产业集群,为引进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搭建平台;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人才密集地区建立科研机构,或到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威海高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为我市企业引进飞地人才和团队。
对照标准找差距,反省自身找原因,放眼全市谋良策……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深刻剖析、言词切切,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解放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工作方向,鼓足了发展干劲。
优化服务
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
“我们将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产业发展,将人才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不断加大引才聚才工作力度,探索出一条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新路子。”就贯彻落实全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动员大会精神,市人社局局长、党委书记王子明如是说。
对于人才引进,我市不可谓不重视,今年新出台了“威海英才计划升级版”,系统推出了21项人才工程与13项支撑措施。
“张海波市长指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用足用好这些人才政策,大力引进更多符合我市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决不能将政策挂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因此,我们也在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并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人才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同时,统筹发挥部门优势,分行业、分层次实施各项重点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一事一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系列等高端人才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环境。”王子明表示。
人才引进贵在“精准”,切实为产业发展所需。市人社局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共同发力。紧扣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定期摸排需求、定期通报政策、定期发布人才目录工作机制,并通过“人才威海”项目平台匹配对接,借助“儒商大会”平台优势,全力承办好第十届“海洽会”,进一步搭建引聚高端人才活动平台,实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坚持人才与项目“捆绑式”引进,放大和倍增“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催生一个经济增长点”衍生效应。
同时,注重将人才发展平台与区域产业特色、科教资源优势等结合,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人才承接载体发展。立足“一区一特色”,持续推进院士创新园、外专“千人计划”创业园、博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基地)、引智示范推广基地、技师工作站等建设。
“引进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我们要切实优化服务,做好‘留人’文章。”王子明指出,我市将出台省高层次人才服务配套政策,建立人才专员队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让来的专家、人才留得下、用得住。
热门文章
- CVIC SE Enters the Jamaican Expressway Market with the Strat
- Huawei and Haier Sig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 Sunyard and Chouzhou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the Internet Fi
- To Build the Cloud Ecology, Taiji and Huawei Sign a Strategi
- 强化反垄断 依法规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仍大有可为
- 坚持创新引领 做强数字经济
- 数字建筑平台助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