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加速崛起 激活经济新动能
AI大模型引领创新热潮,新技术加快惠及千行百业;“新三样”海外走俏,彰显中国制造新优势;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新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绿色、健康消费热度攀升,国货“潮品”、文娱旅游等新消费打开增长空间……翻开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新势力”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强、成色更足。
新技术:AI大模型引领创新热潮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跳水队包揽跳水项目十枚金牌,“水花消失术”的背后就有大模型的助攻。
“基于大模型技术,AI跳水辅助训练系统通过从海量数据和知识中学习,理解和执行教练和运动员的复杂指令,还可以拆解动作细节、对动作实时打分、精准量化分析,帮助运动员们精雕每招每式。”百度工程师对记者介绍。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浪潮,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呈现日新月异的快速增长态势。
从加快新药研发、精准预报天气,到缩短工厂产品交付周期、提高办公效率……越来越多的国产大模型加快惠及千行百业。
“大模型深度赋能垂直行业和前沿领域趋势愈发凸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韩健表示,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赋能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19个应用领域。大模型正成为前沿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赛迪展望2024》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国产大模型有188个,其中通用大模型27个,目前已有超20个大模型获得备案,大多数已向全社会开放服务。
韩健认为,下一步大模型有望逐步拓展外延,赋能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也将持续赋能科学研究,促进科学领域的创新,提升研究效率,推动科学家在探索“无人地”领域和解决重大问题时取得新突破新成果。
新产业:“新三样”海外走俏显优势
繁忙的港口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逐一驶入,准备搭乘滚装船发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疾驰的火车上,一箱箱太阳能电池整齐排列,奔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2023年以来,我国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在海外走俏。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到如今的“新三样”,货物贸易结构变迁折射出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突出成效,更彰显了中国制造新优势,是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分析,“新三样”出口保持高增速,既有产业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也得益于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能力,同时还有相关政策的促进作用。
以光伏为例,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下,这一绿色产业迎来“高光时刻”。近年来,从上游硅料技术研发、中游组件生产制造到下游电站开发建设,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配套环境和供应链体系,以及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主要生产环节产能全球占比均超过80%,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1-10月,我国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超过70%,创历史新高,制造端产值超过1.3万亿元。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0%、72%、34%,继续保持光伏产业在出口贸易“新三样”的稳定地位。
新要素: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屏幕前,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输入指令,一家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访客数据就尽收眼底。联通数科开发的这个“实时拥堵预测模型”和“区域承载力”模型,可以提前1小时预测出人流量拥堵情况,帮助管理者提前采取分流措施。
“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可以从海量数据归纳总结出‘吃住行游’的特点,为旅游行业智慧运行提供数据支撑。”联通数科旅游产品负责人葛灏说。
依靠大数据分析,农作物种植有据可依;借助模型计算,工业生产更智能高效;运用数据贯通产品、客户与生产管理系统,企业产销对接更精准……庞大的数据资源正转换为蓬勃的生产力。
这离不开系列政策助推和引领。2023年2月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明确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10月份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以来,从提出“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到研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数据要素制度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等。随着地方探索推进和企业加速创新,数据要素价值将加速释放。中国信通院研究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将超过2200亿元。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密集出台的政策和积极活跃的市场探索正在牵引数据资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加速激活数据应用动能。
新消费:国货“潮品”等打开增量空间
明清就开始流行的马面裙经过改良,数百年后再次引领潮流。“销量好的时候,一条马面裙一个月就能卖五万条。”“织造司”品牌合伙人谢凌龙说。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双11”,淘宝卖出了超73万条马面裙,能铺满105个足球场。
基于网络传播,不少商家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发掘,一些老字号也纷纷进行传承和创新,酱香拿铁、酒心巧克力等一系列联名操作将国货变成了“潮品”,创造了消费热点。
在促进实物消费的同时,新技术新业态也为生活服务业开辟了新空间。“直播里的冰雪世界真美,去哈尔滨的行程已经安排好了。”北京的刘先生准备元旦假期带孩子去看冰雕。数据显示,随着元旦春节临近,东北冰雪线路游成为热门选择,出境游在线销售额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正是在这些新动能助力下,消费市场呈现加快恢复态势。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45亿元,同比增长7.2%。全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占社零比重达27.5%,创历史新高;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在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提升。
“这些新气象新势力的涌现,正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活力与持久动能。”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中国经济正加快迈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一系列部署指明方向。
朱克力认为,通过不断提升改革牵引力、强化开放支撑力、加大创新驱动力,有效发挥市场内生动力与政策协同合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能与活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