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6月9日,工信部下属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整体明显改善。
《报告》围绕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痛点难点问题,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等5个维度,对36个典型城市及3.5万余家中小企业开展了调查。
《报告》显示,各参评城市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整体均有所改善。
政策环境方面,各参评城市加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力度,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46.01%的样本企业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感到非常满意,41.92%的企业感到满意,其中,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满意度最高。
融资环境方面,各参评城市切实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举措,着力形成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合力。数据显示,31.74%的调查企业反映融资难度明显降低,27.45%的企业反映略有降低;31.09%的企业认为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有所下降。
市场环境方面,各参评城市采取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后“证”的数量均值为189项,较上年减少11项;网上政务服务便捷度和服务效果逐年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2020年各城市新增企业户数均值为10.23万户,比2019年增加7%。
法治环境方面,各参评城市不断畅通企业维权渠道、提升行政执法规范程度、改善司法环境,强化中小企业权益保障。《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0年9月正式实施以来,已有北京、上海、西安、青岛、宁波等16个城市制定本市或转发本省份的条例实施细则,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但评估显示,中小企业司法保护问题是制约法治环境改善的主要短板,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创新环境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中坚力量,但创新资源大量集中于一线城市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评估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城市拥有的国家认定创新载体数量共计684个,占参评城市总数的26.53%;备案创投机构总计1.4万个,占参评城市总数的66.51%。与上次评估相比,4个一线城市各项创新资源在参评城市中的占比略有下降,但创新资源在城市间分布不均衡、大量集中于一线城市的情况依然明显。
西部城市发展环境整体提升较快,与东部领先城市差距不断缩小。《报告》显示,西部区域内各城市发展环境水平差距略有缩小。成都、西安等城市紧扣区域战略发展机遇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与东、中部领先城市差距缩小,对西部其他城市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东北地区受产业结构偏老偏重、人口持续流出等因素影响,城市中小企业发展较慢,发展环境整体改善势头不及其他地区,还需要综合施策、持续发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