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两化融合丨褚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编者的话: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制造业实现“换道超车”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进展,顶层设计逐步加强,推进体系持续完善,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动力。为集中反映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电子报特别策划推出“改革开放40年·两化融合”特刊,邀请主管部门、专家学者撰写文章,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双创”、工业电子商务、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工业信息安全、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方面,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两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成就,提出新时代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思路建议。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 褚健
制造业强则国家强,制造业对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的巨大作用无可替代。建设制造强国,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解决制造企业痛点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已经完成了自动化改造,正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也有很多企业才刚刚开始进入自动化改造或部分改造阶段。
在我们看来,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定要以安全生产、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及降本增效这五大核心制造业需求为目标来展开,这是从长远发展以及经济角度必须去考虑的几个问题,也是转型过程中制造业用户所真正关心的痛点,是企业发展永远的主题。解决这些痛点和问题,要牢牢抓住两化融合这条主线,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逐步解决。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本质上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些新手段和途径。
过去25年来,中控等优秀的国内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团队一直在通过自动化装备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解决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效益等问题。
以煤化工行业为例,中控利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先进的智能工厂,通过优化煤制油、煤制烯烃等工艺,助力神华宁煤加速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项目团队从两化融合贯标的理念出发,将业务咨询与信息化系统实施相结合,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提供“带业务内容的服务”,比如指标设计、企业管理模型等。
又比如,根据煤化工行业利润率和油价波动息息相关的特点,为神华宁煤建立了生产效率模型,打通了工厂的物料、生产运营等数据流,通过综合分析计算,提升企业效益。本质上,就是通过把业务和信息化系统绑定在一起,集成起来,形成有行业Know-how的最佳实践与集成,在顶层设计上避免了分期上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
具体来讲,中控助力神华宁煤建成的百万吨级烯烃智能工厂,可概括为1条总线(ESB数据服务总线)、3个平台(智能控制平台、智能运营平台、智能决策平台)和10大应用子系统,实现过程自动化智能控制平台、生产操作智能优化平台和生产执行智能服务平台的三层智慧平台,支撑生产、设备、质量、物流、HSE等业务的覆盖与协同,实现计划-调度-操作-分析-优化的闭环管理。智能工厂的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装置单位双烯能耗相对于国家标准先进值提升11%,裂解装置双烯收率设计值高出5.66%。
2016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神华宁煤时,对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作出重要指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
再以石化行业为例,近期中控与九江石化一起,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石油炼化计划优化、调度优化、RTO(实时优化)和APC(先进控制)一体化联动,整体优化形成闭环,全面达到以数据驱动的模型,实现控制层优化的设计目标,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从而全面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对分子炼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分子水平来认识石油加工过程、准确预测产品性质,优化工艺和加工流程,实现从原油调合、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到产品调合的全过程分子水平优化,可以让石化企业每年的炼化收益提升3%~5%。
这些创新应用与突破,为我国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与经验。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整个工业发展的现状还没有达到制造业强国的水平。
发展自动化装备和信息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体系
推动制造业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发展自主可控的自动化装备和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不仅需要新装备、新工艺和新型催化剂,也迫切需要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工厂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流程连续性高,工序间衔接更加紧凑,需要更多自主可控的自动化装备、工业基础软件和信息化软件,包括DCS、SIS、PLC、APC、RTO、MES等技术,覆盖工厂从仪表、检测、控制、操作、运营、决策流程个层面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通过工艺建模、过程仿真、风险识别、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等技术与系统,实现从原料到产品、从计划调度到操作控制的多维度、多层次预测,预防事故、优化作业,提高生产组织的预测性。制造企业特别需要这些控制、信息、管理领域的技术在企业中应用并发挥作用,促进两化融合纵深发展。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我们等不来,也买不来,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突破,否则我国的智能制造就会被别人“卡脖子”,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中国智能制造。
二是通过示范项目形成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培育产业化空间。我国工业企业门类众多,市场需求空间巨大。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实践,建设示范工厂,将会形成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包括专利、知识库、系统平台、最佳实践等,形成技术探索、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的有机结合,建立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与企业应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培育和开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新空间,这对于我国实现多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提高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使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及中国力量的产业生态尤为重要。
热门文章
- CVIC SE Enters the Jamaican Expressway Market with the Strat
- Huawei and Haier Sig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 Sunyard and Chouzhou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the Internet Fi
- To Build the Cloud Ecology, Taiji and Huawei Sign a Strategi
- 苗圩赴宁夏调研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领导出席智慧城市发展论坛
- “智慧城市”步伐加快,“滴滴保镖”项目即将落户济南历下区
- 东华发思特助力阿里“互联网+城市服务”,抢滩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