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驱动十大战略技术变革
2018年年末,Gartner发布了2019年十大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分别为自主设备、增强分析、AI驱动的开发、边缘计算、沉浸式体验、区块链、智能空间、隐私与道德、量子计算。虽然这些技术表面看似乎毫不相关,但细究根源,提供计算力的云,是其背后最基础的连接点。
从产业发展来看,2019年,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的ToB化、数据中心互联网化等产业浪潮,以及AI、IoT、区块链等技术变革均将继续向前发展,层出不穷的创新技术将渐次融入科技浪潮中,转化成无数灵活可用的新产品,云计算作为信息科技领域的水电煤,其公共属性将愈发明显,在这场科技变革中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据Gartner统计,全球物联设备总数量从2016年的60+亿增加到2017年的80+亿,预计2020年全球将达到至少300+亿物联设备。超大规模的联网设备离不开专业云计算服务的支持,目前主流云服务商均已推出自己的IoT战略,供广大合作伙伴及客户方便快捷地接入。
如果说云计算的上半场是以消费互联网为主导,那么以企业信息化改造为核心的下半场,其横跨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最后到万物互联网,构成一张物物相连的超大规模互联网络,云计算作为连接的关键支撑,随着IoT日渐成熟,可发挥的作用将会愈发重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IoT连接需求将无处不在,基于云的IoT将成为云厂商们的下一个角力点。
据IDC的预测,到2020年40%的物联网数据将会在网络边缘自动处理,到2025年这个比例会超过 50%。随着IoT市场的全面爆发,大量实时的需要交互的计算将在边缘节点完成,边缘计算能够有效避免数据向云端传输时所面临的带宽限制、数据泄露风险和时延问题,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点。
尽管公有云已是公认的未来,但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不会直接走到公有云,这当中既有对数据主权、监管合规等方面的要求,也有自身业务转型难以一步到位的特征,所以现阶段很多企业更倾向于私有化的形式上云,而具备公有云与私有云两者优势的专有云,成为当前阶段的最佳选择。专有云,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企业内部私有的“公有云”,将成熟的公有云平台缩小或内化了,其本质内核是经过规模化运营实践验证的公有云。
Gartner预测,到2021年,中国市场公有云和专有云的收入占比为4:6。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专有云将快速进入舞台中央,成为云计算下半场的主导力量。在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企业上云结束,各大云厂商对于传统政企市场的争夺空前激烈,专有云之争将全面爆发,云计算也将在曲折中持续接近终极形态。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