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需求是经营策略变化的依据
文/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 理事长 陈正清教授
一、应用是生产制造的动力和归宿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在这里把生产(即生产制造)和消费(即应用)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了。没有物质的生产,就没有东西可应用、可消费,物质的生产是第一位的。没有消费(应用),生产就没有必要了,生产的目的是应用、是消费。应用得越广、消费得越多,就需生产更多的东西来满足。总之,生产制造的动力是应用、是消费,而生产的目的或归宿也是应用和消费。
二、应用是需求的核心
需求是企业发展生产的依据,而需求本身是反映了人们消费欲望,而消费欲望又取决于应用的普及程度。需求是表象,而应用才是实质。应用越广、越普及,社会对该产品的需求就越旺盛。为此,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仅仅只注意社会的需求,而要同时注意应用工作。要花足够的精力去推广产品的应用,去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去摧生社会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是需求的核心。
三、需求是市场的基础
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是企业生产发展和经营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构成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企业要扩大市场占有率,首先要千方百计去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企业要殚精竭虑地去启发广大用户的需求欲望,帮助用户构思和设计应用方案,进而帮助用户实施,这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推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推进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千方百计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去做好服务,去占领市场,去获得更多的利润。当然,企业利益的大小,与市场的占有率紧密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也越大,企业的利润也越大,企业发展的条件也就越充分。
五、把握好市场,先要了解和吃透客户的需求
市场这个东西是个怪物,它既没有大脑,又没有心脏;既没有理智、又没有良心,是难以驾驭的。市场有它自己的规律,这个规律是铁面无私的,是残酷无情的,只有符合它的规律,才能把握好市场。要把握好市场,先要了解和吃透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是打开市场之门的钥匙,这样的认识是理性的,也是实际的。
六、不同的需求,要用不同的经营模式去满足
广大用户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需求是五花八门,一式一样,用句通俗的语言来说是他们的需求是个性化的。企业原先采用大量的、共性的、集中的服务,是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当前企业的市场战略,从原先以生产为中心、以销售为目的,转移到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目的。这个转移是适时的,必然的。以服务为目的,就须在经营模式上作文章。人类对外界的认识,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感性到理性,然后又从一般、从共性、从理性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反过来更好的为个性化需求服务。
最初的计算机都是单件的产品,后来根据产品部件标准化、系列化、兼容性的特点,形成大批量的生产,大大的促进了产品和产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们能用上价低质优的计算机,大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较好的满足了广大用户的共性需求。广大用户对IT产品用得越多,越广,越久,越感到只满足用户的共性需求是不够的,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就越发强烈。所以,企业要在大工业生产的强大产业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具备条件的。为此,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必须有一个彻底的转变,首先,企业要从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其次,企业要从物质化产品生产向非完全物质化产品转变;再次,企业从对单一产品的有限时间服务向产品生命周期全程服务转变;再再次,企业从售后服务向售后、售前服务转变;最后,统一的、共性的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
七、把握需求,构架新的发展策略
中国有句成语“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有人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俗话说:“穷则思变”,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产生变化。IT业也是处于不断的无穷的变化之中,许多企业都在费尽心思寻找新的发展策略来适应IT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需求。联想集团推出了“关联应用”;HP公司推出了“IT服务打造动成长企业”,强调IT与业务最佳同步,不断以创新追求成长;富士通提出“植根中国,应需而变”;IBM公司则推出了“随需应变”的策略。达尔文说过:能够生生不息的物种既不是最强大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达尔文这段箴言的关键词是“适应”。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灵活的反应,让技术为不同的需求、哪怕是再奇特不过的需求提供服务。“动成长”是用技术使IT与业务的变化达到最佳的同步,用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的成长,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获得企业最大的利益。
八、两个案例
1,IBM公司的“随需应变”策略
“随需应变”策略要建立在“创新”和“整合”的基础之上。江泽民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IBM公司的领导说过,“创新是IBM2004年三大战略的核心”,创新是技术发明跟洞察力的交叉点,创新是实施“随需应变”的基础之一。“创新”还包括经营模式、服务模式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随需应变”需要加强业务的整合,渠道的整合,整合是“随需应变”策略的另一重要基础。通过整合,可以更加充分的用好生产要素,可以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使“随需应变”策略顺利实施,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利用这些要素而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因为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而“整合”,就是将企业生产要素中与IT相关的因素有效地利用。业务整合包括了业务流程整合、信息整合和人员整合。这三个方面的整合并不孤立,而是彼此交叉和相互支持的,这三者的整合,处处都与管理纠结在一起,只有通过管理的手段,对其梳理,才能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机的企业,一个随需应变的企业。
2,HP公司的“IT服务打造动成长企业”策略
作为各类业务信息系统而言,由于业务的不断变化,IT系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是影响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为此,HP公司提出了IT服务打造动成长企业的方案,来提高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适应性的基础是灵活,而灵活性与适应性是要靠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在IT技术上,他们提出了把系统建立在简易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即所谓 “四化”的基础之上。使IT与业务达到最佳同步,不断以创新来追求企业的成长,即所谓实现企业的动成长。在服务方面,HP公司提出了四种服务:HP支持服务,奠定企业IT源动力;HP咨询服务,洞察IT与业务整合之道;HP管理服务,成就企业核心竞争力;HP培训服务,造就人才,共建未来。HP公司,通过IT技术的创新和IT服务,使IT与业务达到最佳同步,实现了企业的动成长发展。
热门文章
- CVIC SE Enters the Jamaican Expressway Market with the Strat
- Huawei and Haier Sig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 Sunyard and Chouzhou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the Internet Fi
- To Build the Cloud Ecology, Taiji and Huawei Sign a Strategi
-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为健康中国战略献智出力
- 挽狂澜、精技术、升业绩——访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长仓浩士
- 湖光山色秀西楚风韵 一体两翼创国家基地
- 让世界更卓越运转 ———访SAP中国区总裁萧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