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详细内容

产业抉择 因势而变

受访对象:(按采访时间先后顺序)

上海晟峰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松峰

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莹

武汉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广智

文/本刊记者

记者:您简要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整体情况,尤其是今年前十个月的经营情况。

张松峰:整个晟峰集团起源于03年成立的晟峰软件,成立时主要以对日外包为主营业务。从十几人发展到现在超过3000人的运营团队,目前为止公司业务方向分为四大板块,软件开发及服务、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投资和IT教育。晟峰集团下属有40几家子公司,遍布中国、日本、美国、香港等其他区域。其中主营业务IT开发和服务拥有一支超过2000人的专业开发和服务团队。

随着今年国际经济形势的整体低迷,公司在对日外包业务方面没有太大增长,基本和去年持平。但国内业务达到超20%的增长份额;高科技园区方面我们今年投资了一个新的园区,目前正在开发和建设;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日本投资了2家新公司,主要是在IT教育和IT服务方面,国内我们也参股了2家面向互联网和游戏的公司。

陈莹: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微创软件是2002年由上海市政府和微软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型的信息技术提供商,我们一直致力于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内辛勤耕耘。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不断努力扩大公司规模,开拓国内与国际市场,员工总数已经达到4000人。目前,我们在全球共设有13个运营中心,其中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一线大城市,以及苏州、广西和昆山等二三线城市。此外,为了扩大海外业务,我们在日本东京、大阪,瑞典哥德堡,北美芝加哥、西雅图等分支机构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又在美国达拉斯成立分支机构,争取全力发展和扩大在北美市场的业务。布满全球的交付中心为微创软件开发国际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09年以来,我们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2011年全年收入一举突破了8亿人民币。虽然今年的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我们预计企业今年的营业收入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在我们传统的ITO业务方面,依赖于我们一直以来和诸如微软这样的大客户的良好合作基础,我们今年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在BPO业务方面,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在Windows8上市后的服务支持中,我们提供了200人的团队。此外 ,我们今年也加快了拓宽行业领域的步伐,涉足了时尚和零售行业业务流程的外包。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综合解决方案业务Dynamics咨询服务业务,作为有高附加值的外包服务,今年也发展得很快,在制造业和MRO(即制造、维修、运营)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建树,占公司经营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

2012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员工目标一致、协同合作,在经受住市场考验的同时,也坚定持续地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戴广智:今年受大环境影响,很多公司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佰钧成在这种形势下加大对新业务以及优质潜在新客户的开拓,目前新增客户包括:德国电信、GE等,还是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没有往年那么高。佰钧成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对内部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包括组织架构调整、业务重组、信息化建设等。希望为后面的业务快速发展做好良好的支撑与保障。

记者:目前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整个行业面临人工成本大幅上涨,而离岸外包企业又面临着人民币升值。为此行业内的部分企业一方面选择在三四线城市投资发展,甚至有的企业选择了在越南一类低成本的国家投资,另一方面很多外包企业扩大了国内业务的份额。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贵公司在应对所面临的挑战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松峰:尽管公司在整个软件外包行业当中比较年轻,但是我们在考虑成本的整体降低意识方面还是比较早的。要让公司达到规模的无限扩大,要让客户对你永远满意,我认为在开发能力、品质各方面除了要赶上世界潮流外,同时我们必须永远保持相对比较低的成本。随着一线城市整体成本大幅上升,考虑在二三线城市投资我认为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晟峰05年就在全国的二三线城市设立了开发基地,在无锡、嘉兴、宁波、沈阳、大连、青岛、烟台、四川等地都有我们的据点。不过由此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些三、四线城市初期投入的成本可能要比一线城市投入的更大,毕竟三、四线城市在做外包方面的高端人员甚少,所以在前期只能把我们上海的管理团队派过去,这部分会叠加很大的成本。同时中低端人员有很长的培训周期,这些人员在接受了培训掌握技术和积累经验后,又会有一部分转移到一线城市就业。在三、四线城市如何稳定地把公司规模做大,也是企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晟峰在各地的分公司开始都是作为外包中心的,但对于国内市场的拓展我们在各地成立分公司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意识了。中国的信息化首先是从大城市开始发展,二三线城市相对来说对信息化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竞争也不激烈。加上我们公司由于立足于本土的开发,所以会有本地的企业和政府与我们合作,我们在各地的分公司当中可以顺势发展一些国内的业务,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同时公司更加注重招聘本地的人员,帮助个人规划发展前景防止人才的流失。

陈莹:随着全球经济危机、人民币升值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等一系列问题的爆发,确实为我们国内的服务外包行业带来了很多挑战。伴随微创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人员成本、办公场地租金等成本快速地攀升,不断地挤压我们已经很低的利润空间,成本控制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和其它众多国内的外包企业一样意识到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传统的成本导向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继续。

早些年,我们也像其它服务外包企业一样,在国内的三四线城市投资。我们昆山、广西分公司的设立,或多或少有出于人工成本的因素考虑。然而我们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成本的控制来扩大的利润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用户的外包需求比以往更加谨慎,更加关注外包企业为其业务增长带来的价值。因此,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向外包服务产业链的上游攀升。

基于此理念,我们一直注重鼓励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公司创立以来,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企业”等认定。公司现已拥有4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8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随着产业进一步升级,我们觉得企业必须摆脱单纯依靠人力成本的发展模式,而更应该专注于整体能力的提升,专注于自有创新产品的研发,从而实现向外包服务产业链的上游攀升。

此外,针对欧美市场的衰退,日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反,国内外包市场的巨大释放量,微创也意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出台的众多相关的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政策,更是为我们加快国内市场布局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凭着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接包能力和二线城市分支机构的出色市场营销能力,与青岛、苏州、深圳、重庆等地的企业达成合作,全面覆盖国内外包服务市场。我们国内的客户有诸如科通集团、深圳特尔佳、山河智能等国内知名上市企业。

戴广智:中国以及IT人力成本的上升是一个趋势,虽然一些企业选择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但是二三线城市的初、中级工程师人工成本和一线城市相比并没有非常大的优势,我认为这种转移是从两方面考虑,首先因为很多外包企业更加重视国内业务,向二三线城市投资是为了更好的贴近客户,有利于开拓国内本地客户;向二三线城市投资为了以空间换时间,换取产业升级的时间,即便将业务转移至二三线城市,外包企业的利润率也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单纯依靠低人力成本竞争越来越难于持续,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

佰钧成的总部所在地武汉本身就属于二线城市,目前的业务也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在继续保持这种相对优势之外,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措施来应对这种挑战。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公司依据行业重新对业务进行了重组,打造金融、能源、通讯方面的行业能力,提升行业的专业化的服务水平。

公司成立能力中心,重点打造PDM、移动互联、BI的技术与服务能力。

精细化运营,实现真正的规模经济效应。

外包的规模经济更多的体现在资源与能力的复用上,今年外部机会不多的背景下,佰钧成对整个集团的架构进行了重组,以实现内部资源与能力的最大程度的共享与复用,提高运营管理的边际效益,在以后的外部环境好转的情况下,为公司业务高速发展创造更多的管理红利。

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中国外包企业承接日本的业务逐渐减少,于是有的企业转而关注国内市场,或者进军欧美市场,您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应如何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

张松峰:我们要把自己定位成接包商,而不是分包商。中国有很大的能力,我们要打造中国软件企业自主的团队!我认为日本订单量的下降短期之内不能促使欧美外包订单的大幅增长。因为整体的协调能力、接单能力、综合成本、英语能力和印度相比优势不是很明显。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优势在于有很大的内需市场,我们在通信、汽车产业、互联网等各个行业都有很多的信息化需求。

在做离岸外包方面,中国不像印度只能消费外面接来的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行业的信息化需求都会体现出来。所以企业应更多关注国内市场。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增长,劳动力成本逐步增加,国内做业务单价都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外包企业所面临的利润问题。

国外企业会选择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发包,比如越南、菲律宾、泰国。但是在这些国家很难找到大规模高层次的开发团队。所以我认为企业在做离岸外包方面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提供附加价值更高的服务,如何从产业链低端逐步向设计、需求方向转变,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在离岸市场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的。

陈莹:相对于欧美和国内外包市场,中国的对日外包业务历史悠久、模式成熟,虽然日本地震导致对日外包市场的萎缩,以及近来比较敏感的政治问题,但是不同外包企业所受的影响有所不同。有些企业承接的是日本总包商的二手、三手业务,尤其是承接低端、非核心IT外包业务的企业,业务量会受到较大冲击。微创软件这两年来一直关注日本业务的发展,我们日本业务发展团队与日本客户NTT DATA、日立等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相互信赖的良好合作关系,并逐渐渗透到客户的核心业务层面,与客户的黏着度较高,因此即便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业务量暂时性下降,我们凭借企业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已经将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随着日本进行大规模的灾后重建,经济的不断恢复,和政治问题的平息,对日服务外包业务会出现转机,我们也将抓住机遇,继续扩大企业在日本的外包业务。我们连续三年参加了商务部牵头的国际外包服务推介活动,2010年,微创软件代表作为唯一一位中国软件企业代表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说明会上发言,2011-2012年,我们也作为代表团成员拜访了日本当地的行业机构和知名企业,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了解日本企业外包需求,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觉得对日外包,中国的企业还是有优势的。虽然目前的冲击,是短暂的。对于微创来说,并不会影响我们对日本外包市场的长期信心。

戴广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佰钧成的对日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个别客户的订单有减少或者延迟,因为佰钧成本身处于二线城市,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所以对日业务冲击并不大。依据我们的区位优势,今年我们还陆续开发了几个对日新客户,作为业务布局的一部分,佰钧成还会按计划使对日业务能够保持高速的增长。

为了应对国际市场压力以及拥有更多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选择合并、收购或者结成战略联盟。虽然“抱团取暖”使公司规模大幅提升,但无论从技术团队、公司规模或营业额上与国际接轨都还存在一定距离。您认为公司“1+1”的组合真的能达到大于2的协同效应吗?国内的服务外包企业应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把握发展的机会?

张松峰:所有国际上的大公司都经历过合并或者收购的事情,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人员迅速大规模拓展,按照你的企业文化来教育培养,保持团队的团结性和整体的发展思路不受到影响,这样理论上是可以达到大于2的效应的。

中国应尽快和国际接轨,因为印度很多公司的规模都大大超过我们。随着中国近几年发展步伐的加快,软件外包业内部存在很多竞争,更加导致了人才成本大幅的提升。因为行业内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以后,导致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也会面临很大的难题。所以说产业的整合,企业之间的合并,从整体来说对我们的国家,对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果管理得当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在为止中国的中小软件企业多,规模小很难接到大的单子,如果这些中小企业本身要想得到发展,要不做产业下游的业务,要不整体被合并。企业业务的拓展需要成熟的团队,仅靠新招扩展速度相对比较慢,但有适合的团队能够整体加盟对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大也会越来越规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和世界一流的企业抗衡。

陈莹:我认为合并、收购或者结成战略联盟都是实现企业扩张的一个方式。只有选对了方式和对象,才能真正达到“1+1”大于2。许多国际和国内的并购案例让我们看到,由于企业文化不同,管理方式的差异,导致并购后摩擦不断,人员流失严重。企业发展互相牵制,无法做到优势互补。

因此,微创软件并不会为了发展而选择盲目合并、收购或者结成战略联盟。回顾我们微创的十年,我们在实现销售额翻了四翻的过程中,策略性的并购和战略联盟确实对我们资源配置,扩大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8年10月,我们收购日本两家企业Wicrebiz和Zeromid。2009年1月,微创软件控股北京登合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这些并购,微创进一步加速了集团化的运作,为今后更专业的国际化运营做好了铺垫。2008年收购日本企业后,增强了我们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吸纳当地人才,高效融合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我们实现日本业务整合、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先机,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向产业上游和高端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也通过国际战略联盟来打开我们海外的市场。早在2004年,公司就通过与日本太极株式会社组建战略联盟进军日本市场。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避免了并购会出现的组织调整和品牌重组问题,双方将基于共同的目标共同开拓市场。

近年来,公司在战略联盟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借此和合作伙伴一起实现优势互补。我们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中型企业达成战略联盟合作,包括微软、HP、阿尔卡特朗讯、西门子、联想等。借由这些联盟合作伙伴在私有云、大数据、解决方案方面的强大技术支持及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微创在服务外包行业的客户基础和实施能力,共同实现双赢。

戴广智:首先外包企业是规模经济行业,中国的外包企业当前还是都把规模的增长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并购可以大大加快企业规模增长的速度。当然外包企业的成长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规模增长,在企业运营成熟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并购和合并,可以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完善企业的业务布局,实现资源与能力的提升与复用,打造全价值链的服务能力,降低运营管理成本,那么“1+1”就可以大于2。

并购整合业务的同时,如何实现双方在文化、团队的融合是并购整合的一个难题,往年国内出现不少外包界的并购或者合并,能够快色实现融合做到“1+1”大于2的并不多。去年佰钧成并购东南融通(苏州),经过一年团队融合和业务整合基本实现了“1+1”大于2的目的,可是说是一次成功的并购。

记者: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涌现和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您认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张松峰:我认为现在的服务外包产业除了扩大企业规模以外,还要学会创新。不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与时俱进考虑新的商业模式,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困难。现在大部分软件外包都是定制型较多,随着今后新技术的出现,更多的会体现在服务上,大规模的开发会逐步减少。

总体来说,对于大规模的软件外包企业应居安思危考虑如何利用新技术发展自主产品。毕竟新技术在中国运用的非常好,服务外包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拥有了成熟的团队。开发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这样也会对我们自身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陈莹:微创软件也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些新兴技术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一直在不断积累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经验。今年微创是唯一一家中标微软私有云外包项目(CDM)的服务供应商,我们通过与全球顶尖软件企业微软的合作,稳步进入云计算领域。200人的服务团队的全程参与,极大的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微软CDM部门最新的云端技术和架构设计理念,快速提升我们在云计算领域的积累和实践,对我们未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结合微创的实际状况,我想谈一谈云计算可能会对我们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带来的变化。我们觉得云计算将影响服务外包的交付模式,从传统的单线定向在岸、离岸交付升级为全球交付模式;为外包产业带来新的服务模式;以及加速全球并购及结成战略联盟的浪潮。

首先,云计算会让离岸IT基础设施服务的实现变得更简单。传统外包模式下,IT基础设施服务很难实现离岸。在云外包模式中,IT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管理方面,远程运营成为可能,这也导致离岸、在岸交付模式将高效整合,升级为全球交付模式,而发包方和接包方的距离也将变得更近,外包行业全球化进程将变得更快。

其次,外包服务行业的利润之所以逐渐降低,除了人民币升值等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外,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源就是技术没有跟上规模的发展,没有一套标准化的系统平台。仅靠提供的一对一的服务,规模的瓶颈是很难突破的。而云计算带来的新的模式提供了巨大的时间和成本优势,借由云模式和云平台的外包服务,打破原有的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企业的利润将不仅仅依赖传统20%的大客户,全新的服务模式将极大扩大企业的客户规模和项目规模。

另外,云计算的迅猛发展和它广阔发展前景让许多国内外的外包服务企业发现,为了使企业的利润不在依赖传统客户,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和联盟扩大自己的规模,迅速占有云外包服务先机。

戴广智:这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出现,能够起到技术创新的优胜劣汰的作用,跟随形势发展而做出相应调整的企业,就能够成功转型,在变化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而做出这种转变需要有较大资金的投入及一定的技术积累,这一点也提升了软件外包的壁垒。

目前中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又面临着许多的发展机遇,我们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因势而变?

张松峰:美国在研发创意方面具备优势,但做具体很复杂的项目时就要释放大量的外包需求。中国对这部分的工作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离岸外包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另外企业要关注国内的内需市场,信息化大规模的推广在中国可能还不到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大的需求,企业在关注内需市场时更多的要关注新的技术,关注新型的历史模式的创新。

我认为IT企业之间应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或许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业务形态。服务外包近几年的发展在资金、人才、资本各方面都要比很多做创意型的企业具备优势。在企业自身稳步发展的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转型和创新,我们要利用新技术和传统行业更好的结合,提供一种附加价值的服务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同时也是我们国家鼓励要自主创新创业的方向,我想这样中国的软件产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陈莹:我们所处的行业是服务业,众所周知,服务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集中在中高端人才的竞争,这些中高端人才不仅是各个业务部门的骨干,同样也是我们管理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微创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似乎外包中高端人才问题超出了我们目前人才培育体系的范畴,需要企业和政府联手打造高端人才引进的环境,引导高校和企业的联合实现人才培养等方式。

当然我们注意到,我们的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2011到2012年,国家部委相继颁发了《关于开展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关于批准软件服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各级政府也相继推出优惠政策,广泛吸引海内外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给予居住、户口、子女入学、就医、简化出入境等优惠,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包人才的规模和水平。

我们看到了政府是如何通过政策吸引中高级人才投身于外包行业的。然而我们觉得我们教育体系在培养外包行业的中高端骨干和管理人才方面,仍然有一块缺失的地方。目前,微创更多地是通过发展校企合作、职业实训双管齐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产业链与技术、学科、人才的有效互动对接。我们也希望对此我们的政府有更多的指导性举措。

此外,我们觉得中国外包服务人才的缺乏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在行业层面,急需建立一个服务外包资源共享平台。虽然各级政府都有建立相关的服务外包协会,每年也有像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这样的组织举办国际性的外包服务推介会,也有不少由企业、高校、机构联合打造的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但是国内还急需有一个可以与印度NASSCOM相媲美的机构,他们联合10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主动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开展软件产业各层次专业人才培训,借助于设立专项教育资助基金方式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打造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这也是中国一直希望推广“中国外包”(Chinasourcing)品牌的一条有效途径。

戴广智:整个大环境面临挑战,“危”当中也孕育着“机”,一方面在充分洞察分析当前行业与技术发展形势,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摆脱单纯依赖低人工成本的竞争。另一方面向经营要效益,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