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详细内容

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巡礼(二)

主持人:本刊记者

编者按:2009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20个试点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时至今日,服务外包产业伴随“寒流”的来袭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各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政策使得服务外包产业稳健发展。为了宣传报道好我国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近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本刊特推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巡礼”特别专题。分别从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现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优势、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入手,由表及里的深入解读。以期能带给读者更全面的政策信息、更丰富的产业环境。促进政府、企业相得益彰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

1.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程玉华

2.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 副主任 沐华平

3. 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局党组成员 王国文

4. 长沙市商务局局长 杨兴龙

5. 大连外经贸局副局长 崔铁

记者:请各位介绍一下贵市(基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程玉华:北京是全国最早开展离岸外包服务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一些小型企业尝试为日本客户提供计算机软件代码编写服务,由此开始了对日离岸外包业务。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软件企业通过为欧美跨国公司在京研发中心提供计算机软、硬件测试服务,逐步拓展到直接为境外客户提供离岸外包服务,是欧美离岸外包服务的雏形。自2003年以来,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凭借着独特的市场、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北京服务外包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总量快速增长,业务模式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离岸业务规模由不足1亿美元发展到5亿多美元,年均增长在31%以上,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08年,北京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收入6.35亿美元,其中离岸业务5.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境内转包业务8800万美元。2009年1-10月,北京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为5.26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离岸业务执行金额4.5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占总额的85.7%;境内转包业务执行金额7483万美元,同比增长23.6%。

当前北京累计从事外包服务的企业400余家;外包服务从业人员近10万人;离岸业务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二十家;全国十大服务外包企业中有六家企业总部在北京,且六家企业人员总规模均超过3000人。截止到2008年底,北京市通过CMM/CMMI评估企业192家,居全国之首。

沐华平: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产业积极承接国内外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展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重庆已经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优惠政策,保障重庆市服务外包产业的高速发展。

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已步入快速成长期,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成本优势相对明显。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以及永川市等服务外包产业载体建设发展迅速,并向园区产业成熟期及城市成熟期发展,打造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新城。同时,不断挖掘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关联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机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与重庆市从现代制造单核发展到现代制造、现代服务双引擎发展。

目前,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逐步呈现出以信息服务外包为主体,以软件为支撑的发展趋势。2008年软件收入为47.3亿元,占比39.6%,信息服务外包收入为72.2亿元,占比60.4%。全国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成熟地区软件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为35%,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结构现状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经过几年发展,重庆市涌现了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管理水平先进、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骨干企业。2008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18家,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28家。这些骨干企业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扩张,引领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王国文:哈尔滨的服务外包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以软件服务外包(ITO)为主。随着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市服务外包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形成软件服务外包(ITO)、业务流程服务外包(BPO)和地理信息加工处理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杨兴龙:我市服务外包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2008年,长沙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突破135亿元,今年全市服务外包业务总量预计完成175亿元,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30%。目前全市服务外包企业约700余家,其中有95家企业从事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比去年增加了38家;离岸外包市场主要面向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在岸外包则以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业务为主。以中软国际、新宇等为核心的软件出口外包联盟已建立。动漫外包发展迅速,凭借原创动漫积累的先进制作技术,三辰卡通、宏梦卡通、山猫卡通等动漫企业大力承接来自欧美、台湾等地区的动漫制作外包业务。文化产业外包颇具实力,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先后与国内外数百家公司和媒体签订报刊数字化制作协议。6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认证,其中5 家企业通过CMM/CMMI认证, 目前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领域已涵盖信息通信、现代物流、动漫创意、金融保险等方面。

崔铁:从1998年起,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连市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为原则,以国际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人才培养、引进为核心,积极开拓以ITO、BPO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业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10年来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一直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由1998年的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315亿元,出口额由1998年的数百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10.5亿美元;目前共有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890余家,从业人员8.8万人,超千人以上规模企业10家,一个新兴的主导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大连亿达信息成功并购日本3家软件公司,日本软银、日本财产保险、美国思科等企业逆势入驻,东软、华信、海辉等骨干企业业务稳定上升。1—10月份,软件和服务外包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33%,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34%,预计年底销售收入将突破400亿元,出口额实现14亿美元。

记者:请您谈谈贵市(基地)在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本地服务外包产业发生的变化?

程玉华:北京在2006年被商务部等部委认定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国家鼓励服务外包发展宽松政策环境下,近三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截止到今年5月,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07家在京设立分支机构,以研发中心为主要业务的跨国分支机构达317家。这些机构在服务外包发展中扮演着接包商和发包商双重角色,是北京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增长迅猛,成为产业发展的增长引擎。以文思创新公司为例,该公司2006年人员规模为2300人,到2009年10月达到7800人,是三年前的三倍多。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软通动力、中讯、海辉等骨干企业中。伴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壮大,本土外包服务企业的交付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中讯是北京对日外包龙头企业,年离岸业务额达4000万美元,其业务范围逐步向上游拓展到承接完整大型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如果说几年前北京的外包企业只能接“小而碎”的订单,而目前骨干企业开始承接动辄千万美元以上的大订单,在一些领域与印度等国际一流服务供应商开展竞争。

(二)业务层次不断提升,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外包(ITO)是北京服务外包的支柱,占八成以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北京ITO业务开始向行业应用服务、研发和咨询等中上游环节拓展和延伸。近三年,以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为代表的研发外包发展迅猛。目前北京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企业近五十家。2008年北京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达到400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00%;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1-10月业务额仍然达到2200万美元,同比增长32%。此外,业务流程外包(BPO)、动漫外包、工业设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等新兴业态不断出现。北京正在通过外包新业务逐步融入全球产业创新体系,形成了多种业态并存、相互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07年北京成立全国首家服务外包企业协会;2008年认定六个服务外包示范区,积极打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研发、呼叫中心等特色外包服务产业集群;2009年出台《关于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服务外包发展配套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及实施细则》和《关于本市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多种形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以及劳动用工等多方面全面优化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服务外包2009—2013年发展规划(草案)》,初步确定了未来五年北京在服务外包业务规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四)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内外两个市场需求明显增加。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需求也日益膨胀。在国家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下,北京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尝试开拓国内市场需求,取得一定进展。软通动力公司表示目前国内业务增长迅猛,占业务总额的50%,该公司开始为华为等本土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文思创新日前也与招商银行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为招商银行建立研发中心。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将在内外两个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快速发展。

沐华平:2008年7月,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三部委正式认定重庆市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标志着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08年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收入达119.5亿元,占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总体收入的58.2%,显示出重庆市作为20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的较强实力与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平稳较快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知名企业入驻,惠普、IBM、恩梯梯数据、霍尼韦尔、微软、富士通、甲骨文、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等国际大公司,以及中兴、华为、金蝶、东软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重庆,设立研发中心、地区经营总部,开展软件开发、研发设计、呼叫中心、人才培养等业务,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与重庆本地外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的强强联合促使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效应日益增强,带动了离岸外包业务的持续增长。

王国文:一是发展环境更加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首先是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2009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在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做出重要指示,明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多次对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做出明确具体的指示。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确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其次,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明确制定了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在税收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给予支持的政策。黑龙江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也根据国家的支持政策出台了相应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政策,哈尔滨市还针对服务外包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市政府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了服务外包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备付金,建立了“助企保贷通”服务外包企业融资贷款平台。二是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产业发展指标看,BPO业务收入和离岸业务收入增幅较快。三是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近两年,整合了哈尔滨市的各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培训机构针对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定制式培训,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又很好的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杨兴龙:长沙市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服务外包产业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长沙市在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布署了全市服务外包工作。市政府迅速成立了服务外包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服务外包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今年1月,市政府制定并出台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意见》,安排了专项扶持资金,着重对十强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扶持。制定了《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及七个服务外包重点产业领域的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今年8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服务外包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全市服务外包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的服务外包工作,举行了“湖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授牌仪式,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使长沙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二、招商成效日益显现。通过举办服务外包专题推介会,参加相关招商活动,加强对我市服务外包的全方位、多角度重点推介,佩罗系统、雷升信息、金樟科技、至卓信息科技、中软教育等一批规模大、影响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服务外包企业和项目纷纷落户。

三、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大力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制订了服务外包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建立了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综合测评体系,长沙高新区软件园共入驻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7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相继获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和“湖南省服务外包示范区”。

四、人才培训力度全面加大。制定了《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认定办法》和《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认定办法》,新认定了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牛耳教育、中软教育、沃顿软件教育中心等5家培训机构为我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积极主动帮助服务外包人才实训机构扩大招生、做大做强,人才培训力度全面加大。

崔铁: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和高速发展,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已经形成了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大连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入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我们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引导,走以结构优化促振兴之路。大连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目的,就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市委、市政府把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作为从中国制造、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世界办公室转变,打造以大连为代表的“中国服务”品牌、树立中国新形象的重大举措加以推进,举全市之力聚焦这一产业的发展。

(二)官助民办,走体制机制创新之路。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伊始,就以企业为主体,创造了“官助民办”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各方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政企双赢。在一期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邀请新加坡腾飞集团、香港瑞安集团,与成功开发建设一期的亿达集团合作,开发建设二期和三期,目前进展良好。 

(三)面向国际市场,走国际化之路。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从对日本市场起步,主要开展软件产品研发和测试、嵌入式软件研发和测试、呼叫服务、应用通讯、金融保险、税收财务等服务外包业务,目前大连出口业务有70%来自日本。在巩固日本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美和发展中国家市场,IBM、HP、DELL、CITIGROUP、BT、爱立信、SAP、韩国NHN等公司入驻大连,全球前10大ITO、BPO服务提供商中有6家在连设立机构。2007年8月,美国IDC公司发布的评价全球各个城市服务外包能力与潜力的全球交付指数(GDI)城市排名中,大连市名列全球第5位、中国第1位。

记者: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优先支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请问贵市(基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定位是什么?具有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哪些优势?

程玉华:(一)产业定位:高端化、国际化、多核化、梯度化

高端化:推动北京服务外包产业的升级,重点发展人均产出高的业务,促进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推进。吸引和鼓励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总部在北京落户,打造全球知名的服务外包总部基地;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外包和面向最终客户的高端服务外包业务,努力增加直接为离岸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的比重,引导企业向高、精、专方向发展,培养核心业务,强化行业专注性和行业理解力,打造特定行业领域的专家级服务品质。

国际化:一是引进来,重点引进具备大规模业务发包能力的世界500强行业客户的交付中心和全球知名服务外包供应商在北京建立总部中心和运营中心,在北京形成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外包业务交易中心;二是走出去,有实力的北京企业在境外设立法人以及并购国外优质服务外包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市场能力和高端业务能力。

多核化:在现有的产业集群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信息服务业务,强化北京信息服务外包业务的优势,促进生物医药研发等研发外包、金融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呼叫中心服务外包等多个领域业务的发展,创造领先优势,形成北京服务外包多核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北京服务外包整体竞争力。

梯度化: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尽快完善各个示范区之间、示范区内的产业体系布局,形成各个示范区之间建立互补性的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北京服务外包产业的生态系统,实现以高端业务为重要发展领域,中低端业务为主要发展领域的高中低端协调发展的梯度化布局。

(二)发展优势

1、先发优势。北京服务外包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产业基础较好,基本形成了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医药研发的优势发展领域,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2、国际化优势。全球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商社等云集北京,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奠定了北京优越的国际化商缘优势。

3、人才优势。北京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集中地,是全国各种高级人才的汇集地,也是海外留学人才的归国发展的首选地,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

4、环境优势。北京有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环境,先进高效的商务环境等,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优势。

沐华平:地域市场定位:以挖掘本地市场为手段,培育本地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能力的同时,吸引外来企业投资。以“内需”育“能力”,以“内需”换“投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支撑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定位的实现;占领全国市场制高点,树立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行业优势,以行业优势服务国内高端客户,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以与沿海中心城市合作联动为跳板,积聚离岸服务能力,打造中西部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城市,加速重庆作为“我国重要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定位目标的实现;快速做大全球市场,通过离岸外包加速重庆市的开放步伐,确立产业的城市品牌,推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定位目标的实现。

业务市场定位:依托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产业优势,推动软件服务化,支撑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的协同发展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ITO和BPO相互促进发展,推动本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重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战略地位日趋显著。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拥有显著的战略地位优势。近几年,一系列特殊政策的出台使重庆的发展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314”总体部署及《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意见”)指明重庆新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提升重庆的战略地位。“314”总体部署指出“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意见》的发布将对重庆加快实现“314”总体部署、打造内陆开放型城市、建设“五个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内需潜力即将释放。作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工业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应用性强,在汽摩、机械装备等行业的服务外包潜力巨大。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设立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保税港区将吸引大量制造业和生产服务型企业落户重庆,形成巨大的内需市场。未来3年重庆将围绕“五个重庆”的目标投资5000亿元人民币,将大力带动社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需求,拉动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本地内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设立更会将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与制造业的有效结合推上新的高度。从内需切入,起步高,向外拓展性强,内需将成为重庆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发展引擎。

成本比较优势明显。成本因素是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选址的关键考量。重庆在各类显性成本方面优势明显,即使在成本优势型同类竞争城市中成本条件也较为优越。重庆人力综合成本较低,重庆IT行业平均年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9%,软件人力资源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30至40%,对承接国内外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具有较大的优势。

巨大的人才潜力。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文化科教中心之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丰富。重庆市拥有57所各类高等院校和近400所职业院校,密集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资源为进一步扩大高校相关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扩充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储备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国文:哈尔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以下突出优势:一是具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可以为服务外包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哈尔滨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并设立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今年7月,我们又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

二是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可以为服务外包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我市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0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48所,其中有6所软件学院,政府部门科研机构131个,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69个,以及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大学和专科毕业生超过12万人,其中软件和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2万余人,中专、技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近8万人。2008年,哈尔滨认定了12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今年将在进一步整合哈工大等20余所大学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基础上,积极开展30余所职业教育学院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引导在哈大学院校在计算机、软件和外语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开设服务外包相关课程和开展“定制”式教学。大力扶持一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机构,形成大学培养高端人才、职业教育学院和社会培训机构培训通用人才的培训格局。

三是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可以为服务外包业发展提供有力依托。哈尔滨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水电设备、数控切割设备、包装机器人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50%以上,火电设备、大型量仪、微型汽车发动机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50%,飞机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产业也为“神舟”系列飞船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电站、飞机、医药、信息产业等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在国际合作方面,美国联邦快递、圣伯恩地理信息公司、欧洲尤恩赛思公司、荷兰FPX公司、日本NEC、富士通等知名公司,都与哈尔滨的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

四是具有“一心多点”的软件园区,可以为服务外包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园区为核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园、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黑龙江大学软件园以及黑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中国联通黑龙江呼叫中心园区、平房区动漫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为聚集区的“一心多点”服务外包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建设的占地40万平方米的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核心园区即将投入使用。

五是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可以为服务外包业发展提供丰厚回报。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低30%,房租成本和综合消费水平只有一半,是服务外包企业兴业发展的投资沃土。

发展战略定位是:以软件服务外包(ITO)为核心,加快发展地理信息数据加工处理和动漫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大力促进BPO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培育规模企业。

杨兴龙: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定位是:ITO与BPO并重,在岸外包与离岸外包并举,重点拓展欧美日韩市场。

长沙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优势。长沙的软件人才丰富,各高校几乎都设有软件类专业,硕士点达30余个,博士点18个,以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为代表的IT学科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已成为全国信息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此外,长沙有新华电脑、北大青鸟、牛耳、NIIT、创世纪电脑学院、涉外经济学院、深软、方华、沃顿等开设服务外包培训课程的培训机构30多余家。

二、政策优势。我市重新建立了服务外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认定办法》、《长沙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认定办法》、《长沙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认定办法》、《长沙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综合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文件,对服务外包企业在资质认证、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市场拓展、项目建设等方面全面给予支持。

三、环境优势。长沙具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硬环境方面,长沙基础设施完善。长沙信息服务网络功能齐全,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手段都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长沙的物流基础设施配置已基本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建立。主要体现在铁路布局渐趋合理,运输网络不断优化,公路运输网络逐步完善,民航和水运方面发展迅速三方面,形成了以长沙公路主枢纽、长沙主枢纽港、黄花空港和株洲铁路枢纽为中心,以公路干线、铁路干线、湘江干流航道、黄花机场为骨架,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长沙具备高水准的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服务外包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电脑动画公共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另外,长沙拥有众多的发展服务外包的载体。长沙拥有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长沙还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基地,这些基地为产业集聚与发展创造了优良载体。软环境方面,长沙科研实力雄厚。长沙是中国重点高等教育及科研基地之一,有45所高等院校和76家专业培训机构,科研机构12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7个,两院院士46名,科技人员34万人,学科分布在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发达,蕴含大量的外包机会。目前,全市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卡通动画八大文化创意产业。

崔铁: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体现在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优先的产业发展之路。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是高度依赖人脑智慧的产业,人才是产业振兴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立足于自己培养。学院教育、职业培训、公司内训、“订单式”培训、软件高级经理人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等。二是大力引进中高级人才。连续多年到东北、北京、上海、东京、旧金山、首尔等国内外城市组织软件人才巡回招聘活动,成功举办了10届海外学子创业周,搭建了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平台,近3年每年引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近万人。

第二、坚持规模效应,走产业聚集之路。大连市规划建设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目前全市890家企业中的80%都集中在这条长30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的软件产业带上。大连软件园已建成面积14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0多亿元,成为国内出口额最大、外资比例最高、承接服务外包最密集的软件园区;七贤岭产业基地、东软软件园一期、腾飞软件园二期也吸引了大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入驻,大连天地软件园等外包基地相继开工建设。正是这种集聚效应,吸引了全国中软、用友、微软、英特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大连。目前在国内,大连作为对日外包的领军城市得到初步认同,仅今年以来到大连考察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城市代表团就达50多个;在国外,日本、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及业界常把大连比作中国的“班加罗尔”。

第三、坚持走出去战略,走开放式创新发展之路。我们积极鼓励大连企业到国内其他城市发展,已先后在武汉、成都、天津、苏州、南海等城市建设“大连软件园”,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我们还支持本土企业进军海外市场,自2001年起每年在日本举办1-2次产业说明会,2008年12月又在日本东京设立了大连(日本)软件园,目前有40多家企业入驻。

第四、坚持提升产业标准,走与国际接轨之路。大连市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信誉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认证、信息安全保护,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第一个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和大连海关共同研究制订了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管理标准,已上报国家海关总署;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工作,制定的管理规范被批准为省地方标准,并与日本的专业机构实现了互相认可。

记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在帮助服务外包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贵市采取了哪些举措?

程玉华:(一)积极研究地方产业促进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2009年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服务外包发展配套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及实施细则》和《关于本市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多种形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以及劳动用工等多方面全面优化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区走特色发展道路。围绕信息技术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呼叫中心等业务,认定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呼叫中心产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服务外包示范区”,推动各示范区制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围绕区域特色出台鼓励政策措施,打造特色外包服务的产业集群。目前海淀区鼓励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已经出台并付诸实施;昌平区正在积极筹建生物医药危险化学品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推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发展;朝阳区正在研究制定针对其总部经济和发包企业集聚特点的鼓励政策。

(三)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鼓励服务外包发展。在落实中央财政补贴政策时,积极通过网上政务公开、召开宣讲会、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尽可能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了解政策、合规使用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2008年度共有59家企业和培训机构9122人、2项国际认证获得服务外包资金支持;2009年确定我市服务外包企业52家共计7624人、培训机构7家共计794人申请商务部人才培训资金资助,另有7家服务外包企业共计9项国际认证申请国际认证补助资金支持。此外,地方财政也通过“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对软件外包研发活动、软件外包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活动等予以资金支持,2008年完成30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研究开发与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项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6个软件企业境外设点项目和27项软件企业通过CMMI三级以上评估项目的审核评估工作,资金资助总额共计2000万元。今后还将对外包企业离岸业务、人才培训培养、骨干企业办公用房、技术先进型企业研发活动等予以配套资金支持。

(四)利用境内外展会平台,宣传推介北京服务外包品牌。一方面积极配合举办或承办“中国服务贸易大会”、“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京港经济合作研讨服务外包合作论坛”等大型活动,为企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海峡两岸服务外包企业交流与合作论坛”、“北京国际商务节”等境内展会,以及“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美国生物技术全球大会”、“全球软件外包峰会”、各类不定期的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等主要发包国家和地区举办服务外包专场推介活动等境外展示,将优秀的服务企业推向国内外主流市场,树立北京服务业的整体品牌形象。

(五)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加快人才培养。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商务委和市教委按照《商务部 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的协议》精神,共同研究认定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等16家单位为第一批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北京)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认定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软资源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为第一批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北京)-服务外包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并于10月30日对上述22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授牌。据测算,认定的培训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预计2009年度培训人数将超过2.5万人,为服务外包企业输出5000名以上的专业人才,共同完成5年内培训5万人、新增大学生就业5万人的目标。这将较大地缓解服务外包人才供需脱节、企业培训成本高等矛盾,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快对人才的分层培养、因材施教,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升北京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优势。

(六)发挥中介机构产业促进功能。协会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一手托两家”,既为政府相关部门做参谋,又能反映行业内企业的共同愿望和诉求。截止目前,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已吸纳会员近150家,涵盖了各业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和服务机构。目前协会承担的“北京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运行良好。协会在产业推动、中介协调、标准制定、规范自律、人才培训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沐华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市以开放和创新作为根本驱动力,用开放的思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着力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创新服务外包产业的非常规发展模式,以开放引进、并购重组、流程再造为手段,通过实施十大基础产业工程、十大区域激励政策等基础性工作,打造快速聚集、有效供给、相对稳定的重庆区域的人才池,构建体系完善、便于操作、实效明显的政策洼地,营造重庆区域生活舒适、商务方便、配套齐全的宜商环境,促进外包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实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式腾飞。

王国文:金融危机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定单减少、回款周期加长,给企业带来了开拓市场和资金周转的困难。为帮助服务外包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哈尔滨市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先后组织企业赴美、日招商引企、参加“龙港服务外包恳谈会”、英国商务周、韩国商务周、“哈洽会服务外包活动周”等活动,同时大力推进政府和国企非机密、非核心业务外包,组织政府和国企服务外包论坛。二是建立了帮助服务外包贷款担保绿色通道——“助企保贷通”服务外包企业融资贷款平台,目前已为10余服务外包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1100万元。

杨兴龙: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大了宏观引导力度。制定了《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及七个服务外包重点产业领域的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沙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鼓励全市服务外包企业抱团发展,协调成立了长沙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整合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打造长沙服务外包的整体形象。

二、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措施解决企业融资、市场和人才难问题。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认证工作,推动企业上等级、上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继续做好服务外包十强企业的评定工作,按照企业经营规模、企业业绩、市场开拓、实现税收等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对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本地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打造更多的服务外包品牌企业,同时大力扶持中小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三、加大了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的力度。招引、吸纳在金融危机中形成的富余高端国际人才,金融风暴使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裁员,一些高端人才可能会寻求海外市场,也就是说,美国金融危机正使得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和人才逐渐流向中国,我市迎来了服务外包发展新机遇。同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育产业人才,为长沙产业下一步腾飞做好人才储备。依托现有载体,建设规模化、国际化、标准化实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平台。聚集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及企业培训等各方资源,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好、吞吐量大的专业化人才教育,并形成人才培养的良好体制机制。

四、加大了宣传推介的力度。借助国内外的各种会展活动,加大对全市服务外包企业的宣传力度,力争吸引更多实力强、影响大的服务外包企业进驻园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加大了协调服务的力度。金融危机给欧美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将有更多跨国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将给长沙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离岸外包业务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东部和沿海地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也呈现向内地转移的趋势。我们加大了协调服务的力度,在政府层面打造好环境载体,吸引承接转移,同时也引导支持本土的大企业大集团做好准备,迎接转移,在合作中成长。积极帮助和引导企业在传统产业领域开拓市场。

崔铁:(一)出台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制定出台《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政府关于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大连市进一步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针对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环节做出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在服务外包人才吸引与培养方面规定对软件和服务外包高级人才给予奖励、对企业缴纳员工各类社会保险费给予政策扶持、对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训给予资金支持、加快软件工程师公寓建设等;在服务外包企业奖励方面规定对跨国公司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员工增长和企业销售收入增长超一定数额、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公共服务平台设备的购置与运营、企业投融资、信誉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大连市高新园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提出高新区每年至少出资两亿元用于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吸引、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工作。同时我市还利用辽宁省“五点一线”政策发展区域,享受税费返还、金融支持、招商奖励等多方面扶持。

(二)鼓励企业自主开发,培育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在抓软件产业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着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国际化与自主创新并举互动的机制,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大连研发”的产品,如光洋数控、大森数控研发的嵌入式软件、数控系统技术位居行业前列,海大航科研发的“EAR船舶导航系统”填补国内空白,阿依艾开发的钢结构设计软件占据国内30%以上的市场,文华财经软件拥有国内期货交易市场95%的份额,华信铁路财务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和大连华畅研发的WCDMA第三代手机3GPP协议栈软件等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继华信中标乌铁和孟加拉国业务后,博涵前锋科技(大连)有限公司今年先后中标阿联酋、土耳其两大世界级港口信息服务业务。

(三)全力突破人才结构和质量瓶颈

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鼓励全市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继续扩大软件和服务外包类人才的教育培养规模,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倡导有条件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提倡和鼓励各种形式的校企联合,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兴办“实训基地”,大幅度扩大实训规模,并形成规模化的中高级人才本地培养能力。

(四)着力活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的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企业在创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中的主体作用,针对不同规模、不同业务的企业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扶持它们快速成长。鼓励企业广泛利用风险投资、上市融资,通过资本运作扩大规模和竞争力。对不同梯队的企业将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争取尽快培育数家万人企业,带动其他各个梯队企业共同发展。

(五)积极创造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全市各有关部门都积极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优良的产业发展软硬件环境,尤其重点完善产业园区周边的通讯、交通、治安和卫生环境。进一步强化品牌和平台建设,推动“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城市品牌从区域走向世界,确立“新领军城市”的形象和地位。全力办好中国软件交易会,使其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记者:根据您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您认为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程玉华:(一)存在的问题

与印度等国际服务外包发达地区相比,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体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整体规模仍然较小,印度最大企业规模已超过10万人,中国最大的外包企业目前还不到1万人;(2)融入全球产业链层次不深,高端外包业务比重低,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明晰的梯级产业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欠缺,导致跨国公司在与本土企业合作时有所顾虑。

(二)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扶大扶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强规模经济特征,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加紧培育万人以上大型企业,推动骨干企业的快速增长。

2、进一步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对于服务外包初级人才培训支持的力度较大,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但针对外包需求的分层次人才培训体系仍然欠缺,企业内训的成本较高。亟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培训体系,为服务外包产业提供多层次的人才,以满足该产业对人才的海量需求。

3、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国际外包服务转移。例如,学习印度的做法,在购买大飞机时可要求外方捆绑发包一定金额的项目;通过政府组团,推介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等。在加紧吸引国际一流发包商在京落户的同时,尝试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外包业务培育,推动外包服务加速向北京转移。日前与国际500强公司有紧密联系的云桥公司,提出在京建立“可控转移交付中心”,帮助行业客户向北京转移外包业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4、进一步打造外包服务品牌。北京的资源禀赋特点和首都综合优势,使得北京的服务外包必然走向高端,与二线城市形成优势互补,进而带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升级。

沐华平: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人力资源匮乏,特别是高端人才;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不足,亟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产业附加值低,还需“苦练内功”。

解决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产业布局;支持本地企业并购、重组或兼并海外服务外包企业,迅速扩大规模;鼓励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培训,资助企业引进高端领军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保障信息安全;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和担保体系。

王国文:一是国家尚未统筹规划各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各地纷纷竞相出台招商引企的优惠政策,容易形成产业发展的无序竞争;二是服务外包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杨兴龙: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内外服务外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快速发展的压力加大;二是服务外包品牌企业数量偏少,抗风险能力不强;三是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较弱,中高层次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匮乏。

解决途径:一是创建产业环境,营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氛围;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搭建公共平台;三是加快人才集聚,优化服务外包人才结构;四是提供财税支持,节省外包企业成本;五是引进、培育重点企业,提升服务外包产业水平;六是构建产业链条,实现共赢效应。

崔铁:(一)制定区域差异化的服务外包产业支持政策

国家目前出台的服务外包支持政策对各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是统一的标准,造成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间、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与其它非基地城市之间的不良竞争。为避免这种情况的继续发展,政策制定上应体现各城市的差异化,针对城市发展的先后和优势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深化服务外包优惠政策的试点

支持在岸服务外包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对“五险一金”社会统筹基数进行适当调整;先行研究制订并试点推广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研发设计等外包服务的标准规范;试点开展离岸外包活动认定工作,对承担离岸外包分包业务的,经认定后视同离岸外包,享受外包企业财税、出口等相关优惠政策。

(三)支持面向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融体制创新

鼓励商业银行试点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专有技术和许可专利版权质押贷款。试点设立符合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特点的非上市股权交易场所。允许开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结售汇及核销政策试点,简化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用汇审核流程等。

(四)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培养

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对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普通人才的需求。现在国家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培养和引进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的支持力度,例如复合型高端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

记者:最后请您介绍一下贵市(基地)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规划?

程玉华:(一)发展目标

1、总目标:到2013年,把北京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服务外包接包中心,在北京形成国际行业客户交付中心聚集,国际研发中心聚集,服务外包企业总部聚集,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外包交易中心,形成具有高端化、国际化和多核化内涵的北京服务外包品牌效用。 

2、具体目标

市场规模目标。到2013年,北京离岸服务外包出口额力争达到15亿美元,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企业规模目标。继续扩大企业数量和规模,鼓励更多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大力促进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和发展;吸引和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3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5-30家,从业人员万人以上的龙头服务外包企业达到2-3家。

产业优化目标。以ITO业务为基础,尽快引导和促进BPO、KPO等业务的发展,提高高端咨询业务的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业务的高端化发展步伐。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以高端服务为主导、高中低端协调发展的服务模式。

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力争到2013年,北京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吸纳5万名大学生就业,并培训5万名服务外包所需的人才。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以高端人才为主体的脑力资源,把北京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才智中心。

(二)产业布局

以“提高总量、提升质量、区域聚集、扩大辐射”为战略导向,以大力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扶持和打造规模企业为重点,以交易中心、服务中心、总部基地为纽带,以促进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为动力,以离岸业务的发展带动在岸业务的延伸,促进园区间高低端互动、市场资源共享、优势领域差异化发展;以六大示范园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成熟园区的龙头示范效应,以先带后、以点带面,拉动周边地区和其他高新技术聚集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形成北京整体上核心明确、层次清晰、相互协调的产业布局。

(三)相关举措

1、优化人才供给,完善人才培训服务平台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系统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认证和考核机制;鼓励培训机构采用实训模式开展人才培训,共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完善高级人才的创业扶持政策,吸引高级人才在京发展;完善海外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2、强化产业聚集,建立接发包交易中心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优势资源和全国领先地位,打造接发包交易中心平台,平台定位于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服务于接包方和发包方两个主体;以平台为纽带集中整合北京服务外包资源,同时借助平台吸纳更多更新的资源,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平台既可以实现交易功能,又可以提供供求信息服务、信用评估管理服务、项目交付监督管理服务、品牌宣传和推广服务等诸多功能。平台可以采取虚实结合、有形无形配套等模式逐步发展。

3、实施创新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对自主知识产权进行资金奖励;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研发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积极支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后的二次创新;鼓励和产学研结合,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对创新技术认定和申报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个人的技术研发工作,对个人的知识产权予以重点保护;制定政策,吸引海内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级人才来京创业发展,在租金、税收等方面予以重点奖励和支持。

(2)提升服务创新。探索建立客户导向型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加强企业参与、专家咨询、信息披露、社会公示和听证、政务公开、决策责任追究、决策后评估等各项制度建设,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水平;建立园区政策综合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办公、“一网式”审批服务、“全程办事代理制”。建立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的合作机制;探索财政资金有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支持和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拓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完善机制创新。开展投融资创新试点、产权激励试点、政府采购试点、知识产权制度试点、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创新城市(区)试点等创新工作。同时积极创新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如通过引进行业客户落地北京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等。

4、优化产业环境,打造2个服务平台

(1)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利用政府及协会的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企业及相关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控制能力;完善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举报中心,加大知识产权投诉中心的资金支持。

(2)优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员工信用体系的“信用联盟”平台、网络化的投融资信息平台以及24×7应急中心;建立和充实嵌入式软件平台,力争实现与已有软件服务平台间的集成与整合;在接包商能力展示、发包商需求分析发布、个人项目承接、新闻/政策/活动宣传、与其他服务外包平台的链接、整合各类资源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服务外包网应用功能。

5、优化资金使用,提升资金拉动能力

(1)重点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示范区或中介组织设立以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为目的的境外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专业展会;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国际认证。

(2)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服务外包行业骨干企业在租赁、自建或购买办公用房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建立并购基金,对企业到境外并购优质企业或境内的大型并购给予支持;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为提升技术水平或交付能力而开展的研究开发活动予以支持。

(3)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对已获得中央财政人才培训支持的服务外包企业录用人员进行定额培训支持;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员培训的专项培训机构资金支持;鼓励校企联合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对企业接纳在校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资金补贴;鼓励高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对由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统一组织的中高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活动予以支持。

(4)支持企业多方融资。加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信贷支持模式;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业务倾斜;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境内外融资;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中关村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在国际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转让。

(5)支持服务外包业务模式创新。大力支持提升服务外包业务层次的业务模式创新。通过支持建设类似于“可控转移交付中心”的新业务模式,吸引国际一流行业用户的离岸服务业务在京落户,提升北京在服务外包价值链中的位置。

6、加强服务支撑,加快协会建设步伐

引导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方式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行业协会配合有关部分建立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试行服务外包统计制度,加强服务外包产业的研究,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鼓励行业协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支持协会组织开展研讨会、展示会、对接会等相关业务活动;鼓励协会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北京服务外包品牌的创建和推广活动。对协会牵头实施的行业整体促进项目进行资金支持。

沐华平:重庆市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将依托成本、内需和战略地位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坚持“在岸和离岸内外并举、规模性与行业性协同推进、两化融合双引擎发展、近期合作与远期引领循序渐进”的“内陆型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开创独特的重庆模式,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越式”发展。

力争实现至2020年,全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规模达2500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规模突破1800亿,进入全国城市的前三甲,在全国产业收入份额达10%。产业结构更为合理,战略外包、职能外包、操作外包业务比重达15%:50%:35%。培育10家总部设于重庆的国内服务外包百强企业,2至3家全球服务外包百强企业。全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从业人数达70万人。

王国文:总体发展思路是:不断扩大园区规模、积极培育规模企业、打造人才培训基地。

预期发展目标到2013年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合同执行额150亿,其中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1.15亿;培训服务外包人才6万人,新增大学生就业5万人;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年收入216亿元,培训服务外包人才10万人以上,新增大学生就业8万人。

杨兴龙:长沙在进行自身服务外包产业相关布局时按照“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按照“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优化服务外包布局规划,多层次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两区六园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和隆平高科技园、湖南天心区环保工业园、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湖南宁乡经济开发区、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6个产业园,使服务外包产业 “明确定位、集聚发展、逐步开发、错位竞争”。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发展动漫外包;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政策优势。长沙市政府及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在资金扶持方面,2007年省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决定为我省动漫企业和播出平台重大项目给予一定的扶持。二是技术优势。长沙的动漫企业拥有高水平的动漫制作技术。三辰卡通全国首创无纸化全电脑动画制作技术。三是载体优势。长沙拥有若干个动漫产业相关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包括“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在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四是原创品牌优势。五是相关产业优势。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发达,营造了动漫产业氛围。

二、依托青苹果服务外包产业园发展文化内容外包。发展优势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优势。青苹果在文化内容数字化制作上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已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每年可制作数万册电子图书。二是内需优势。长沙是湖南出版发行产业的中心和基地

三、依托长沙软件园发展嵌入式软件外包。发展优势在于:一是政策优势。长沙市政府将嵌入式软件技术开发列为长沙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二是技术优势。长沙国讯/湘邮、创发、创智等为主的企业在嵌入式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主权、具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三是内需优势。长沙具备强大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基础。

四、依托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霞经济开发区以及芙蓉、雨花区发展物流外包。发展优势在于:一是区位优势。2001年,国家经贸委决定把长沙作为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为长株潭区域物流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从经济区位优势来看,长沙在中部地区城市区位优势度排名第2位,在全国经济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是综合交通优势。长沙的物流基础设施配置已基本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建立。三是载体优势。长沙市物流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四是内需优势。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物流产业对整个湖南省均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湖南特别是长株潭三地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都在稳步增长。经济活跃及持续高速增长必然带来各个领域内的更多的物资在生产、消费、采购等环节的流通。

五、依托牛耳、北大青鸟等IT人才培训基地、青苹果服务外包产业园发展IT教育和培训产业。发展优势在于:一是政策优势。长沙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保障本市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二是科教优势。长沙是中国重点高等教育及科研基地之一。四是产业基础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长沙软件职业教育已具备一定规模,每年为国内外输送大量软件人才,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

六、依托长沙软件园发展SaaS。一是成本优势。长沙目前在商务成本方面有相当优势。房地产、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等方面都低于大多数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有关数据显示长沙无论土地使用价格,还是水电价格、劳动力价格,都只及沿海发达地区的1/3左右。二是内需优势。SaaS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是中小企业,而长沙拥有较多的中小企业。

七、依托开福区的呼叫中心集群发展呼叫中心外包,长期来看,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呼叫中心产业园区,整合呼叫中心资源。发展优势在于:一是人力资源优势。呼叫中心的人员流动性大,需要大量的坐席人员,长沙本身有着大量的劳动力,每年进入长沙的流动人口超过100万,并且以10万人/年左右的速度递增,大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了人才供给充足。二是产业基础优势。长沙的呼叫中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国内最人性化、最先进的电话呼叫中心—快乐购大金马呼叫中心。

崔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为了加快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努力实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我们初步规划今后5—10年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达到2000家,万人企业达到5家,5000人企业达到10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出口达到40亿美元,产业综合成熟度和出口量及竞争力成为“中国第一”;到2020年,软件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出口达到100亿美元,成为与硅谷、班加罗尔、都柏林齐名的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集聚区,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树立起以大连等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服务”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