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软通动力副总彭强——服务外包已成大公司战略

彭强认为企业要充分利用服务外包,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1金融IT高峰论坛”于2011年6月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相关领导、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金融IT相关部门负责人、金融领域专家们荟萃一堂,就“移动支付”、“核心银行系统”等热门业务领域进行讨论,以实际案例总结中国金融业IT实践经验,探讨中国金融IT发展前沿问题,追寻中国金融业创新的不同路径,构建起贯通金融与IT的桥梁。

以下为软通动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金融委员会负责人彭强发言实录:

彭强:大家下午好,我觉得刚才接着苏总的话讲一下,苏总刚才提到要学会利用社会资源,软通就是一个社会资源。所以,下面还会给大家多介绍,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题目是“利用服务外包来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想这里面大家有些对服务外包比较熟悉,有些可能不太熟悉,我在后面会跟大家有一个简单介绍。

首先先讲一下整个趋势,大家也了解目前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一场大的变革。从过去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几十年一直是通过制造业发展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从经济危机之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经发现在走原来制造业发展的路已经走不通了,现在整个中国都在向服务业转型。整个十二五规划核心,传统制造也也在经历变革,从过去代工向高科技,从人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从产品转向服务,这在制造业已经开始经历。大家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制造业公司开始转型,服务业在经历转型。过去服务业都叫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是最被人看不起的行业。

现在服务业也在经历一场巨大的深刻转型,从个体经营向公司化的经营转变,局部区域服务向整个跨区域,跨国界服务转变,从单一服务转向大型整体服务。我们在整个基础上,在过去10年里面一个新的现代服务业出现,我想服务外包是新兴服务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服务外包主要是以IT为主服务,还有以业务为主的服务,我们叫BPO的服务,也有更高端的知识研究为主的服务叫KPO。

现在在中国产业链也在逐渐形成,新的行业在政府的推动下,产业链已经开始形成。中国大概有8千多家从事服务外包的公司,应该说数量太多了,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现象,在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领域兴起的时候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公司,或者人来参与这个行业,逐渐在这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时候会集中,像一些不能生存的被淘汰的,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行业发展初期。

下面我想给大家讲一下具体到这个行业的发展过程,基本上这个行业也可以分成几个5年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可能是从2000-2004年,第一个5年。这个阶段是政府从最早一些机会落到中国,尤其是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利用中国的资源来做一些IT软件开发,当时很多公司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做一些在当时叫软件外包的业务。政府在02,03年的时候看到这个发展开始提供支持,政府开始制定政策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时期,刚才软件外包的团队我们叫游击队,大家各自为战规模很小,见到机会就打,没有机会就干别的,当时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专业团队。

第二阶段是从05-2010年,在这个阶段真正软件外包行业已经被政府认可,政府进行支持,资本市场开始介入这个行业。资本市场首先是风险投资开始寻找有潜力的公司来进行投资,他们投了当时4、5家公司,在资本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下,有一批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同时也有幸在其中之一。从05年拿到第一批融资,到07年第二笔,到09年第三笔,依靠资本市场,依靠政府政策推动不断发展。这个阶段从事软件外包这些公司应该逐渐变成正规化,专业化,可以说有了正规军,在这个行业里面中国有了正规军,可能用另外一个比喻来讲,已经达到解放战争了,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大家都捕捉各种机会来抗争,到解放战争的时候已经可以有正规军应战。

到下一个5年,从2011-2015年这个阶段,公司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在这个行业里面也出现了一批公司,上市公司出现一批能够进行这种程度的国际化竞争。差异化竞争已经变成一个主流,大家在争取差异化。在前些阶段都是靠低成本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白领代工。当时有很多媒体带领软件工厂蓝领工人,把软件外包比喻成制造业的蓝领,我想这是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在现阶段的发展,我们已经走出了纯粹靠低成本竞争的阶段,这是各个公司都在创造自己的核心能力,通过差异化和创新来竞争。再下一个5年,2016-2020年大家会看到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真正有能力,而且能够靠技术创新,靠IP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时候中国软件外包队伍,服务外包队伍就变成真正的社交化的军队。

软通动力基本深见证了这10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是2001年成立,当时有几十个人,现在已经上万人。而且在去年的时候,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少数几个在纽约上市的公司之一,我们在全球都有分公司,在国内有14个分公司,在海外,日本,韩国,美国都有。我们提供的服务也是全方位的,这个包括里边为银行,为电信行业提供的服务,这个服务也包括不同的内容,我想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资源,变成越来越有效的社会资源,为我们银行,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简单看我们现在软件外包,服务外包大家进入脑子里的都是人头,实际上这个行业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人头范围。我们很大的业务都在做咨询行业解决方案,占我们30%以上业务都是在做这个。另外就是IT的业务,这个业务是一个主打业务现在还在稳步发展,这里面包括有整个项目,还有完整系统开发支持。

第三方面就是业务流程,更多是做业务,帮助企业去做业务。这方面是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我最后会有一个案例给大家分享。保险银行是我们专注的一个重要产业,大家可以看到服务外包现在已经被大部分的公司所接受,我们有很大一批非常好的高质量客户,他们已经逐渐地从服务外包里面受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客户既有中国客户,也有海外客户,在银行,保险,在我们金融行业里面是有很多好的客户已经在接受服务外包利用社会资源这种方式。

从整个现在服务外包提供的模式上是多种多样,我们前面提到外包只是其中一个,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我们做项目,做ODC的模式,就是整个把一个团队都为用户提供,包括场地,包括团队,客户把这个业务拿出来交给我们做,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更有发展潜力的模式。另外还有一些混合模式,所有模式已经在实践中使用,而且都很成功。

从软通的角度怎么样能够为我们金融客户提供服务,大家可以看是全方位服务。刚才讲银行里面的科技部来说,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与IT相关的服务,这里面包括咨询,包括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维护,这里面一系列东西可以使客户利用外地资源来做。

第二部分做业务上,我们不仅仅做技术,我们也可以为银行做业务,建立比如共享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后台,中台服务业务流程优化等一系列业务上的工作为客户来做。第三部分服务就是知识服务,大家也可以看越来越多客户现在已经利用外部资源来做一些高端的研究,模型的开发,我们还做到衍生品的评估,还有合规的分析等等一系列的高端服务也都通过外部资源来做。第三和刚才苏总所讲的研发创新,在内部成立研发创新团队,我们也以服务来支持这些金融公司,或者是企业客户的研发中心,我们可以帮助你延伸你的研发创新中心,把很多工作来跟你一起合作。

最后一方面我们现在为我们客户提供服务全球化的知识,这个在客户自己要做这种全球化的支持需要很大投入,而且效率是非常低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在海外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能够支持他们这些海外IT需求和业务需求。通过利用外部的供应商,我们在发展海外业务,我们可以很快支持客户,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业务目标。

为了做的更好,我们是希望能够和客户一起携手共赢,一块发展。因为这个行业还在初期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和客户一起来共同发展。从我们的角度我们要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里面要完善我们的技术,中国供应商一个大的弱项,就是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客户有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达不到深度,不了解客户的业务,这是我们需要完善的。我们对核心系统,因为很多业务的核心系统都是有外国公司,中国公司没有核心技术,都是外国公司掌握,这也是我们要提高的地方。

在印度的公司最早也是走的中国公司这条路,帮助别人实施核心系统。在他们十几年工作基础上,他们现在已经开发出自己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我们中国银行开始在用印度的系统。这是我们希望走的,在我们不断总结吸收经验的基础上为我们客户提供服务。同样,我想在客户这方面有要学会利用外部资源,把利用外部资源作为一个战略来做。现在很多公司在初期都是把它作为一个战术,我这块缺两个人在补两个人,跟我公司真正业务发展没有什么联系。

从国际上趋势来看,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大的国际公司战略一部分,必须要利用服务外包。中国公司可以进行调整,还有中国客户银行已经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服务供应商管理体系,这个现在在大部分客户,是缺失的,不知道怎么样管,不知道怎么样用,没有一个科学的筛选过程,很多是通过关系来选择供应商。今天我就把这个项目丢给你,质量有没有保证很难说,我们希望做的更专业化。

另外,希望客户能够有战略的眼光进行合作,你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确认能不能长期合作,是不是能够增加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有长期共赢的发展。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就是我们和软银国际组织,一个知名的银行一起做的一个合作。软银也是在国际上比较发达,在利用服务外包比较成熟的公司,我们他的合作实际上在帮助他来处理衍生品交易之后,待会可能知道有前台,中台,后台业务,前台业务是他个人交易点,他们在做交易,交易完了以后中台,后台业务就拿出来由我们来进行支持。

刚才其实苏总讲到好几点大家思路要开阔,你的事是在某一个营业所办的,其实实际上真正做是在世界上某一个地方做的。我们做这个事情,我们支持9个国家和地区,5个不同时区。真正在瑞士做的交易,在美国,英国做的交易真正到这来对帐结算都是中国做的,这已经不是一个设想,已经是现实。我们这个团队在上海200人中心还在不断扩大,我们做的交易是非常复杂,负责高端,和大家心里想象的外包完全不一样,不是以完美代工,你要懂得这个交易,衍生品是一个很复杂的产品。

我想跟大家汇报就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