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工业机器人待解人机协作难题

今年以来,工业机器人数据亮眼。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9743套,同比增长50.1%。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机器人商业化和实用性对于行业而言一直是个难题。虽然传统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巨大,但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对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目前市场上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工业机器人产品非常有限。

“当前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对机器人功能的要求存在错配。”赛迪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张龙告诉记者,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早期市场对于机器人代替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但是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快速推进,对于机器人运动速率、准确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并需要机器人从解决单一工序劳动力代替演进为实现多工序串联,使得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需求持续快速地升级。

“随着工业机器人深入更多的工业场景,另一个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即很多工艺流程需要人机的高度协作,难以通过简单的工序切割来分开机器人与工人,但是由于安全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越发不便捷。”张龙补充说。

如何让机器人更实用正成为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去年10月,联想在2020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晨星工业机器人。在一些人看来,以晨星机器人为代表的“实用派”更能满足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需求,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增加不同的功能,相对而言成本更低。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带宽、低延时、高并发的通信网络使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相关企业必须要加大创新力度,拓展应用场景,增加客户交互,进一步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在张龙看来,人机协作会是未来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制造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核心目的是降本增效,从生产制造全流程看,受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的限制,如何最优地搭配人力劳动与工业机器人就成了关键所在,这必然需要人机协作相关技术的持续突破。

“随着机器人进入3.0时代,应用场景广泛增加,除了机器人本体以外,市场规模更大的是基于机器人本体的解决方案,规模将达到机器人市场的3倍。”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说。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