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大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详细内容

2022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破万亿元 数据治理成焦点

在8月26日召开的2020(第五届)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以数据为驱动的数字园区成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专业化、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培育力度加大,大数据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同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历史纪元,电信大数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大数据持续发力未来社会治理,数据安全和数据治理成为大数据领域的关注焦点。

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数据治理成关注焦点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的应用和服务持续深化,市场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397亿元,同比增长23.1%。伴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业界对更为高效、绿色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越发旺盛,大数据基础层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整体规模可达到6670.2亿元,到2022年可突破万亿元,持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白皮书》指出,数据治理成为当前大数据发展的“高频词汇”。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方式、存储规模、访问特点、分析方法和技术架构有了很大不同,与此同时,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也相应发生了转变,这些新特征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治理的关键环节。《白皮书》指出,影响数据治理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导致数据泄露的“罪魁祸首”;二是大数据自身的特性导致其在观念上容易忽视对单个样本的安全保护;三是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所需投入成本高,成本效益比低;四是数据资源可被复制,复制后痕迹难以追溯,与此相关的密文存储和计算、数据加密与溯源等技术尚不成熟。

大数据产业生态加速布局,政策利好破解行业痛点

近两年,我国加快了新基建部署。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布局,根据《白皮书》,数据服务、基础设施和融合应用相互交融,协力构建了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

基础设施层是整个大数据产业的引擎和基础,它涵盖了网络、存储和计算等硬件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平台以及各类与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展示相关的方法和工具。随着5G商用的全面推广,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需求快速上升,提供第三方数据服务的市场也将持续壮大。融合应用层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包含了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间地理等行业应用紧密相关的软件及整体解决方案。

此前,大数据产业制度与规范缺失,投入成本过大、互联网用户获取成本增加、业务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曾是困扰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如今迎来了新的转机。全国人大、工信部和国家网信办等相关部门陆续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在制度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此外,精准营销平台、直播带货驱动互联网大数据加速发展,基于5G场景、AI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政府、金融、医疗等领域发展迎来了新的突破。

疫情加速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白皮书》指出,大数据在政府、互联网、电信、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行业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应急指挥平台、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等成为疫情下政府大数据建设的重点;互联网大数据在态势研判、舆论引导等方面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电信大数据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助力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工业大数据解决疫情下物资流通、企业复工复产难等问题;金融大数据助力政府高效发放消费券;无接触医疗、影像识别成为疫情下医疗大数据应用的热点等。

与此同时,在数据治理标准与机制、数据资源整合、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应用与服务、数据安全五个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在政府大数据领域,存在数据治理机制不完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需求不能完全匹配,数据应用程度不深等问题;在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随着新型医疗诊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庞大的医疗数据量对行业数据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更高,此外,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系统不兼容、厂商数据标准不统一,给数据标准、服务接入管理等带来困难。

以上问题都给社会治理体系带来诸多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社会治理、政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三个大数据细分领域最被大数据企业看好,未来机遇多、受企业关注度高;同时,从市场上的大数据业务来看,众多大数据企业更看好政府业务,有50%的受访企业认为政府业务将给大数据企业带来较多机遇。

来源: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