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从李开复道歉说起,AI 时代:我们还能“要脸”吗?

9 月 12 日晚,李开复先生的一次“口误”引发了人们敏感的神经:在遍地都是刷脸应用的今天,我如何保护我的人脸隐私?我们先来吃一下李开复先生“口误”的瓜:9 月 12 日,李开复一个创业者峰会上谈到早期帮助 AI 公司旷视科技从合作伙伴“美团、蚂蚁金服”等合作伙伴“拿到了大量的人脸数据”,随后蚂蚁金服澄清“蚂蚁集团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给旷视科技”,合作仅限于“旷视科技授权其图像识别算法能力给蚂蚁单独部署和使用”,虽在 9 月 12 日晚上李开复先生致歉,并表示自己“理解数据一直存在合作方客户服务器中,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与传输。”

但是由此引发的公众对自己的“脸”的保护并没有平息,这就引发一个问题:AI 时代,我们还能“要脸”吗?

1、那么我们可以先对“要脸”进行定义:

一是在功能体验上,可以拒绝提供人脸作为使用某项服务的前提,也就是你不提供人脸,你依然可以享受某项服务,比如支付宝,你可以使用指纹或者密码进行支付;

二是在隐私保护上,可以授权、溯源、拒绝、保护、删除、修改、禁止某些组织或者应用使用、存储、修改、转让自己的人脸数据。

我们先来看在功能上要脸可能遭遇的不便:

1)当你去火车站乘坐火车的时候,你可能无法进站

2)如果你的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你不去办理人脸录入,你可能只能尾随别人进出小区;如果人脸门禁有体温检测功能,你拒绝提供人脸,在严格管理的小区你可能无法进入自己的家门。

3)你可能因为没有健康宝而无法乘坐汽车、飞机、火车;进出药店、住宿酒店;可能会被餐馆拒绝,也可能无法进入公园进行溜娃。

4)你可能在办理结婚证、出生证、工商服务、税务服务的线下环节遇到不便,因为无法进入办公大厅。

5)你不会在支付环节遭遇不便,因为不刷脸你也可以扫码、使用密码。

也就是说,在今天你在功能上“要脸”,你的工作和生活大概率会收到不可逆的影响。你要掂量掂量是“要脸”还是 “不要脸”?

2、我们再来看看在技术上“要脸”可能遭遇的情况:

1)你会听到每个数据公司都信誓旦旦会保护你的“脸”,除了对天诅咒发誓还会摆出各种例证制度言之凿凿,让你放心;但是不知道你能否看得懂哪些在索要你的人脸的时候需要你点击同意的格式条款。

2)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脸”在哪里,如果你想搞清楚,成本会非常的高昂;有时候你会很奇怪我并没有录入我的脸结果竟然能够打开某个应用的某个人脸服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你不要奇怪,大概率是你的脸被人脸了。

3)目前还不具备一个统一的系统供你查询和追溯你的脸都在哪里,以及被用来做什么,在这方面即需要法律的完善也需要大型数据公司的担当和基本的科技向善——这一点恐怕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有点勉为其难这些数据公司。

4)大量“沉默”(指没有表达的话语权的人)的用户已经默默的脸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应用场景的供养,AI 公司的应用已经所向披靡,对于“要脸”的个人来说,既是拒绝服务也无损任何商业利益。

5)在大部分情况下,你所面对的并非 AI 公司,也不是数据公司,而是与 AI 公司和数据公司形成了某种紧密的合作关系的,且与你的工作和生活有直接利害关系并能控制你的命门的组织,比如小区的物业。你根本不具备任何谈判的优势。

这就是在技术上我们试图“要脸”的门槛。

3、那么,AI 时代我们真的只剩下了“不要脸”一条路可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只能把自己的脸贡献出去。

其实说句不中听但是绝对是事实的话: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又有什么隐私真正的值得我们去不惜任何代价的保护呢?想到这一点,其实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应该举手欢迎,反正也没什么非保护不可的隐私和秘密,倒不如放开了,让人脸识别遍布每一个角落。

紧张的是那些站在普通老百姓的对立面的分子们吧,他们才会以老百姓的名义拒绝人脸识别,保护自己的隐私和见不得人的东西。

所以千万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不需要隐私保护的人天天替别人呐喊,您犯得着吗?划得来吗?

所以,这么看来,不要脸比要脸好。让 AI 人脸识别应用来的更猛烈些吧!